郊寒島瘦什麼意思?郊寒島瘦拼音、解釋、用法大全
来源:74U閱讀網
大雅·假樂
作者:佚名
原文: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群匹。受福無疆,四方之綱。之綱之紀,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於天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
譯文
君王冠禮行嘉樂,昭明您的好美德。德合庶民與群臣,所得福祿皆天成。保佑輔佐受天命,上天常常關照您。註釋
⑴假(xià):通“嘉”,美好。樂(yuè):音樂。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歷代存有爭議。《毛詩序》說:“《假樂》,嘉成王也。”《魯詩》則認為是美宣王。明末清初何楷《詩經世本古義》認為美武王。晚清王闓運《詩經補箋》說:“假,嘉,嘉禮也,蓋冠詞。”
現代學者如趙逵夫等認為這是一首為周宣王行冠禮(成年禮)的冠詞。周厲王被國人趕走,周定公、召伯虎乃與共伯和暫主朝政。太子靜由召伯虎撫養。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太子靜即位,即宣王。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復宗周”(《史記·周本紀》)。文武群臣,尤其周、召二公,把匡復周室的重任寄托在宣王身上。所以宣王的冠禮自然而然地便成為周室至關重大,舉足輕重的事。此詩便是當時行冠禮時所采用的冠詞,可能是召伯虎所作。
參考資料:
1、
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567-569
鑒賞
這是一首為周宣王行冠禮(成年禮)的冠詞。
王闓運《詩經補箋》說:“假,嘉,嘉禮也,蓋冠詞。”但他將此事歸之於成王。實則此為宣王時作品,所以應是宣王行冠禮之詞。周厲王被國人趕走,周定公、召伯虎乃與共伯和暫主朝政。太子靜由召伯虎撫養。公元前828年(共和十四年),太子靜即位,即宣王。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復宗周”(《史記·周本紀》)。文武群臣,尤其周、召二公,把匡復周室的重任寄托在宣王身上。所以宣王的冠禮自然而然地便成為周室至關重大,舉足輕重的事。此詩便是當時行冠禮時所采用的冠詞。看來可能是召伯虎所作。通觀《假樂》,除瞭對宣王無以復加的贊美之外,也深蘊著殷切的希望。所以魏源說:“《假樂》,美宣王之德也。宣王能順天地,祚子孫千億,卿士多賢,皆得獲天佑所致也。”(《詩古微》)是與詩的主題、情調相符合的。
全詩僅四章,表現瞭周朝宗室,特別是急切希望振興周王朝的中興大臣對一個年輕君主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假(嘉)樂”點出詩的主題或用途。“顯顯令德”,開門見山地贊揚瞭受冠禮者的德行品格。以下稱贊他能尊民意順民心,皇天授命,賜以福祿。這一章看似平實,但在當時周王朝內憂外患搖搖欲墜的情況下,表達對宣王的無限期待和信賴,實言近而旨遠,語淺而情深。第二章順勢而下,承上歌頌宣王德蔭子孫,受祿千億,落筆於他能“不愆不忘”,一絲不茍地遵循文、武、成、康的典章制度,能夠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勸諫。這些話裡包含著極其深刻的教訓:夷王、厲王因為違背瞭這兩點使宗周幾乎滅亡,其代價不可謂不大。因為此詩是舉行冠禮的儀禮用詩,有著它現實的要求,故而第三章便轉鋒回筆,熱烈地歌頌年輕的宣王有著美好的儀容、高尚的品德,能“受福無疆”成為天下臣民、四方諸侯的“綱紀”。末章緊接前文之辭,以寫實的手筆勾勒瞭行冠禮的活動場景。宣王禮待諸侯,宴飲群臣,其情融融,其意洽洽。“百辟卿士”沒有一個不愛戴他、不親近他的。“不解於位,民之攸墍”。使國民能安居樂業,不再流離失所,這就是對一個明君的最主要的要求。短短的一首詩,圍繞著“德、章、綱、位”贊美瞭年輕有為,能為天下綱紀的宣王,於有限的詞句內包容瞭無限的真情,美溢於辭,其味無窮。
過去不少學者認為這首詩“無非奉上美詩”,“近諛”、“全篇捧場,毫無足觀”,似未能弄清詩的主旨和特定的創作背景。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