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傳

作者:陶淵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傢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瞭。(五柳先生)安閑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五柳先生)喜歡讀書,讀書隻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瞭吃飯。(五柳先生)生性喜歡喝酒,因為傢裡貧窮不能經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瞭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瞭就離開,從來不會留戀著而不肯離開。簡陋的居室裡空空蕩蕩,遮不住寒風和烈日;粗佈短衣上打瞭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裡經常是空的,而他卻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很顯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這種心態過完自己的一生。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感到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的志趣而快樂,不知道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還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註釋

(1)選自《陶淵明集》
(2)何許:何處,哪裡。許、處所
(3)不詳:不知道。詳:清楚地知道。
〔4)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因,所以,就。以,用。為,作為。以為,以之為。焉,語氣助詞,相當於“唉”,號,別號。
(5)不慕榮利:不愛慕功名利祿(慕,羨慕;榮利,功名利祿)
(6)不求甚解:古指對所讀的書隻求理解含義,讀書隻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今指隻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瞭解。這裡指讀書隻求領會要旨。求,追求。甚,過分。解,瞭解。
(7)會意:指對書中的意義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
(8)性:生性,生來就。
(9)嗜:特別喜歡,酷愛。
(10)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裡指舊交、舊友,老朋友。
(11)如此:這樣。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傢貧,不能常得”。
(12)或:有時。
(13)置酒:置辦酒席。
(14)招之:招待他。
(15)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造,往,到。輒,就;盡,指喝完。
(16)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7)既:……之後。
(18)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瞭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9)環堵(dǔ)蕭然:簡陋的居室裡空空蕩蕩。環堵,周圍都是土墻,形容居室簡陋。蕭然:空寂的樣子。
(20)短(duǎn)褐(hè)穿結:粗佈短衣上打上瞭補丁。短褐,用粗麻佈衣做成的短上衣,短同豎、裋。穿結,指衣服上有洞和補丁。穿、洞。結、補丁。(無二音)
(21)簞(dān)瓢屢空:簞:盛飯竹器;瓢:舀水器。屢空:時常是空的。屢:經常。簞和瓢時常是空的。形容生活非常貧困。
(22)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樣子。晏,平靜,安逸。如,……的樣子。
(23)自娛:自娛自樂娛:使…歡娛。(意動用法)
(24)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25)以:憑借。
(26)自終:過完瞭自己的一生。終,終瞭,結束。
(27)頗:稍微、一點。
(28)贊: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
(29)黔婁(qiánlóu):戰國時齊國的隱士。他死後,曾子前去吊喪,黔婁的妻子稱贊黔婁“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
(30)戚戚:憂愁的樣子。
(31)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32)其:大概,表推測。
(33)茲:代詞,這、此人。
(34)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5)儔(chóu):輩,同類。
(36)銜觴(shāng):喝酒喝得很愉快,陶醉其中。酣,指飲酒而樂,觴,酒杯。一說作“銜觴”,一說作“酣觴自得,賦詩樂志”。賦,創作。
(37)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意動用法,以...為樂、對...感到快樂。志,心意,志向。
(38)無懷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樸實。
(39)歟:表疑問,相當於“嗎”

賞析

陶淵明歷來都被稱為“田園詩人”,因為他的很多傑出詩篇都是歸隱田園以後所作。他贊美勞動的生活與大自然的優美嫻靜,幻想出現沒有貧困與壓榨的理想社會。語言樸素,自然優美,一反六朝時代追求華麗堆砌的文風,無論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都對後代文學有很大影響。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傳》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傳。蕭統在《陶淵明傳》中說:“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淵明的自畫像。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文章開頭第一句,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不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貫,“亦不詳其姓字”,他是一位隱姓埋名的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而他竟與這種風氣背道而馳,這就暗示他是一位隱士。“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就這樣隨便地取瞭一個字號。他不僅隱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視姓字,用莊子的話說,“名者,實之賓也”,本就無關緊要。但為什麼看中五柳樹呢?也許他宅邊並無桃李,隻有這麼幾棵柳樹,這與後面所寫“環堵蕭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這五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的色彩。以五柳為號也就顯示瞭他的性格。
對他的名字作瞭介紹之後,接著寫他的生活、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閑靜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現,不慕榮利,才是他的真實面貌。因為不追求榮利,他就無須奔忙,不用煩躁,自然也就閑,也就靜,用不著喋喋不休。但這種閑靜少言,並不等於他沒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一是飲酒,一是寫文章,可見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雖然隱姓埋名,但與道傢說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並不一樣。不過,他“好讀書,不求甚解”,為什麼不求甚解?這就與他的“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並不想“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傢”,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隻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麼“會意”呢?沒寫。我們從陶淵明所寫的《讀山海經》《詠荊軻》等詩作中可以想見。他從書中得到哲理,得到啟示,對當時的混亂、醜惡的現實有瞭更清醒的認識,對人生有瞭更透徹的瞭解。但隻能“會意”,不能言傳,因而“閑靜少言”,隻是不說,不是不知。這使我們隱隱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識的人,也隱隱地感到那個社會對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個志趣——飲酒。五柳先生“閑靜少言”,但讀書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說明他內心並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瀾的。內心的波瀾沒有表現出來,卻找到瞭一個使波瀾平靜的方法,這就是嗜酒。“嗜”字說明不是一般的小飲,而是“期在必醉”。盡管“傢貧”,也沒有改變這一嗜好,就因為在醉鄉中可以使心靈的波瀾得到平靜。這是他在那種環境裡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
第三個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娛”,不是要給別人看,更不是要獻給統治者,去求官得祿。這一點也說明瞭他內心的確有“會意”,有話要說的,隻是不願對別人說,寫文章給自己看。“閑靜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娛”,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
對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瞭敘述以後,文章結尾也仿史傢筆法,加個贊語。這個贊語的實質就是黔婁之妻的兩句話:“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兩句話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作者正是通過五柳先生“頗示己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後有兩句設問的話:“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表明作者也很欣賞道傢所鼓吹的無為而治的古代社會,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傢的“獨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語言洗練,於平淡之中表現深刻的內容,這就是陶淵明詩文的一大特色。

文言現象

一詞多義

1.以:(1)因以為號焉  以:把。以為,以之為。
(2)以此自終 以:憑借。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詞,他
(2)葛天氏之民歟 之:助詞,的
3.言:(1)閑靜少言 言: 說,說話(動詞)
(2)黔婁之妻有言 言:言語,話(名詞)
4.如:(1)晏如也 如:……的樣子
(2)親舊知其如此 如:像
5.其:(1)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其:句首語氣詞,表推測
(2)親舊知其如此 其:代詞,指五柳先生

古今異義

1.每有會意:古: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 今:指領會別人沒有明確指出的意思。
2.親舊知其如:古:舊交,舊友 。今:過去的,過時的。
3.不求甚解:古:讀書隻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今:隻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瞭解。
4.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時。 今:或者。
5.贊曰:古: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今:稱贊,贊美。
6.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古:處所。今:允許,許可。
7.造飲輒盡:古:往,到。今:制造。
8.頗示己志:古:稍微。今:很; 相當地。

詞類活用

1.詳:亦不詳其姓字 (形容詞用作動詞,知道)
2.親舊:親舊知其如此( 形容詞用作名詞,親戚朋友)
3.樂:以樂其志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快樂)
4.酒:性嗜酒(名詞用作動詞,喝酒)

典故運用

宅邊有五柳樹:從“榆柳陰後簷,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的詩句可知陶宅邊確實有柳樹。
好讀書:陶淵明讀書是在完成耕種之後,從“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可以看出。又常與友鄰討論,所以又寫道:“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第一首)
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簷下,鬥酒散襟顏”(《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其二》),“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見。
簞瓢屢空: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陶淵明亦常“簞瓢屢空”,如“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裡,叩門拙言辭”(《乞食》),就是寫他由於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貸的情況。
黔婁:戰國時齊人。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有言”,一本作“黔婁之妻有言”。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二十四孝圖·黔婁·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傢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傢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隻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鬥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瞭父親,並守制三年。

寫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托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沈約《宋書·隱逸傳》和蕭統的《陶淵明傳》都認為是“實錄”。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瞭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瞭他安貧樂道的精神。表達瞭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清高不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質與節操。
本文取正史紀傳體的形式,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帶有自敘情懷的特點。作者以簡潔的筆墨表達不同流俗的性格,並不提及姓甚名誰,不過分誇耀,塑造瞭一個清高灑脫、怡然自得、安貧樂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形象。作者寫此篇時已是晚年,生活相當困苦窘迫,但作者絲毫不後悔自己選擇的歸隱生活,而是以古賢者顏回自況,表達瞭自己安貧樂道的情懷。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資料館  螞蚱  陽光庭園  輕策莊  兔男  上溝  攜手上河梁  同源異流  餘韻  紅細胞破壞  流浪漢  九十四  貓眼石  數字相機  已參保  主次不分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