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狀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日群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願計事。至則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孝德曰:“願奉教。”太尉曰:“某為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公誠以都虞候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請。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註槊上,植市門外。晞一營大噪,盡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奈何?”太尉曰:“無傷也!請辭於軍。”孝德使數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解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至晞門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甲者愕。因諭曰:“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為白尚書,出聽我言。”晞出見太尉。太尉曰:“副元帥勛塞天地,當務始終。今尚書恣卒為暴,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帥。今邠人惡子弟以貨竄名軍籍中,殺害人,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大亂由尚書出,人皆曰尚書倚副元帥,不戢士。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言未畢,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願奉軍以從。”顧叱左右曰:“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嘩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既食,曰:“吾疾作,願留宿門下。”命持馬者去,旦日來。遂臥軍中。晞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請改過。邠州由是無禍。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涇大將焦令諶取人田,自占數十頃,給與農,曰:“且熟,歸我半。”是歲大旱,野無草,農以告諶。諶曰:“我知入數而已,不知旱也。”督責益急,農且饑死,無以償,即告太尉。太尉判狀辭甚巽,使人求諭諶。諶盛怒,召農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鋪背上,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來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註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取騎馬賣,市谷代償,使勿知。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入見諶,大罵曰:“汝誠人耶?涇州野如赭,人且饑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擊無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馬,賤賣市谷入汝,汝又取不恥。凡為人傲天災、犯大人、擊無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無馬,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諶雖暴抗,然聞言則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見段公!”一夕,自恨死。及太尉自涇州以司農征,戒其族:“過岐,朱泚幸致貨幣,慎勿納。”及過,泚固致大綾三百匹。太尉婿韋晤堅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謝曰:“處賤無以拒也。”太尉曰:“然終不以在吾第。”以如司農治事堂,棲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終,吏以告泚,泚取視,其故封識具存。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柳宗元謹上史館。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以為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嘗出入岐周邠斄間,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障堡戍,竊好問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人視之,儒者也。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者。會州刺史崔公來,言信行直,備得太尉遺事,覆校無疑,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謹狀。
譯文
太尉剛任涇州刺史時,汾陽王郭子儀以副元帥的身份駐紮在蒲州。汾陽王的兒子郭晞擔任尚書的職務,代理郭子儀軍營的統領,駐軍邠州,放縱其士卒橫行不法。邠州人中那些懶惰、貪婪、兇殘、邪惡的人,大都用財物行賄,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隊裡,就可以胡作非為。官吏不能幹涉。他們每天成群結隊在市場上勒索,不能滿足,就奮力打斷人傢的手足,砸碎鍋、鼎、壇子、瓦盆,把它丟滿路上,袒露著臂膀揚長而去,甚至撞死孕婦。邠寧節度使白孝德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憂慮不敢說。
太尉從涇州把有關情況用公文稟告邠寧節度使衙門,希望能商議此事.到瞭節度使衙門就對白孝德說:“皇上把老百姓交給您治理,您看見老百姓被暴徒傷害,依然安閑自在,即將引起大亂,怎麼辦?”白孝德說:“願聽從您的指教。”太尉說:“我任涇州刺史之職,很清閑,事不多。(我)現在不忍心老百姓沒有敵人侵擾反而遭殺害,來擾亂天子的邊防。您若任命我擔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騷亂,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說:“很好。”就按太尉的請求任命他為都虞候。
太尉暫任都虞候一個月,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傷瞭釀酒的技工,打壞瞭釀酒的器皿,酒流入溝中。太尉佈置士兵逮捕瞭這十七人,把他們的頭都砍下來掛在長矛上,豎立在城門外。郭晞全營士兵大肆喧嘩,全部披上鎧甲。白孝德大為震驚恐慌,召見太尉說:“你打算怎麼辦?”太尉回答說:“不要緊,請讓我到軍營中去勸說。”白孝德派瞭幾十個人跟隨太尉,太尉把他們全部辭退瞭。解下佩刀,挑瞭一個年老而跛腳的牽馬,來到郭晞軍門下,營內全副武裝的士兵沖瞭出來,太尉笑著走瞭進去,說:“殺一個老兵,何必全副武裝?我頂著我的腦袋來瞭。”全副武裝的士兵驚愕瞭。太尉於是開導他們說:“郭尚書難道虧待你們瞭嗎?副元帥難道虧待你們瞭嗎?為什麼要以變亂來敗壞郭傢的名聲?替我稟告郭尚書,請他出來聽我說話。”
郭晞出來見太尉,太尉說:“副元帥功勛充滿天地之間,應當力求全始全終。現在您放縱士兵幹兇暴不法之事,兇暴將導致變亂。在天子身邊制造變亂,要歸罪於誰?罪將連累到副元帥。現在邠地邪惡之人用財物行賄,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籍中,殺害人,像這樣不加以制止,還能有幾天不會引起大亂?大亂從您軍中產生,人們都會說您倚仗副元帥,不管束士兵,這樣一來,那麼郭傢的功名還能保存多少呢?”
話沒說完,郭晞一再拜謝說:“有幸蒙您用大道理來教導我,恩惠很大,我願意帶領全軍聽從您的命令。”回頭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鎧甲解散回到隊伍中去,膽敢再喧嘩的處死!”太尉說:“我還沒吃晚餐,請代為備辦些粗劣的食物。”吃完飯後,太尉說:“我的老病又犯瞭,想請您留我在軍門下住一晚。”叫趕馬的回去,明天再來。於是就睡在軍營中。郭晞不脫衣,告誡負責警衛的衛兵打更以保護太尉。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說自己無能,請允許改正錯誤。從這以後邠州沒有發生禍亂。
在此以前,太尉在涇州,擔任營田官。涇州大將焦令諶奪取民田,占為己有,多達幾十頃,租給農夫耕種,說:“谷子將成熟時,一半歸我。”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長。農民將旱情告訴焦令諶。焦令諶卻說:“我隻知道收入谷子的數目罷瞭,不知道旱災。”催逼得更厲害。農民都將要餓死瞭,無法償還,就告到太尉那裡。太尉寫瞭判決書,語言很是謙和,派人勸告焦令諶,替農夫求情.焦令諶大怒,將農夫叫瞭去說:“我難道怕段某嗎?為什麼竟敢議論我!”拿判決書鋪在農夫背上,用大杖打瞭他二十杖,農夫快死瞭,將他抬至太尉衙門的庭院,太尉大哭,說:“是我害苦瞭你。”立即親自取水洗去農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或撕破農夫的衣裳】,包紮農夫的傷口,親手敷上良藥,早晚親自先給農夫喂食物,然後自己才吃。將自己的坐騎賣掉,買谷子代農夫償還地租,不讓那農夫知道。
寄寓在涇州的淮西鎮的軍帥尹少榮,是個剛強正直之士。來到焦令諶的住處,見到焦令諶大罵說:“你真的算得上是人嗎?涇州田野如同赤土,人都快餓死瞭。而你卻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無罪的人。段公是仁慈而有信義道德的人,而你卻不知道敬重。現在段公僅有的一匹馬,低價賣瞭買谷子送進你傢,你又不知羞恥地收下瞭。總之你的為人,是不顧天災、冒犯長者、打擊無罪者之輩,還取仁義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進出無馬騎,你將憑什麼面對天地,還不愧對奴隸嗎?”雖然為人焦令諶兇暴傲慢,但是在聽瞭尹少榮的話卻也深感慚愧,汗流浹背,吃不下東西,說:“我終究不能再見段公瞭!”一天傍晚,惱恨而死。
等到太尉自涇原節度使被征召為司農卿之時,(段太尉)告誡他的傢屬說:“經過岐州時,朱泚倘若贈送財物,切不要接受。”等到過岐州之時,朱泚執意贈送大綾三百匹。太尉女婿韋晤堅決拒絕,推辭不掉。到瞭京都,太尉大發脾氣說:“你們果真沒有聽我的話。”韋晤謝罪說:“居於卑下的地位,沒有辦法拒絕。”太尉說:“但是,無論如何,最終不可以把大綾放在我的住宅裡。”把大綾送往司農寺的辦公廳,置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謀反以後,太尉被殺,官吏將“棲木梁上”之事告訴瞭朱泚,朱泚叫人將大綾取下來看一看,看見原來封條上的標志都還保存著。
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元和九年的一天,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柳宗元恭恭敬敬地將此文呈上史館。
現今稱贊太尉大節的不外乎是認為武夫一時奮不顧身,沒考慮到死,以此來揚名天下,不瞭解太尉的為人並不是這樣。我曾往來於歧、周、邠、斄之間,經過真定,北上馬嶺,經歷亭崗堡壘哨所等,私下裡喜歡詢問年老的軍校和退役的士卒,他們都能說一些當時的事情。太尉為人和顏悅色,經常低頭拱手走路,說話的口氣謙恭溫和,未曾以不好的臉色待人。人們見到他,倒像個讀書人。遇到不能贊同之事,一定要實現自己的主張,決不是偶爾這樣做。適逢永州刺史崔公來,說話信實,行事正直,詳備地獲得瞭太尉的遺事,再次核對沒有什麼疑問。有的事實恐怕還有散失遺漏,未集中到史官手裡,鬥膽將這篇行狀私下送交給您。鄭重地寫下這篇逸事狀。
註釋
(1)太尉:指段太尉(719—783),名秀實,字成公。唐汧陽(今陜西省千陽縣)人。官至涇州刺史兼涇原鄭潁節度使。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涇原士兵在京嘩變,德宗倉皇出奔,叛軍遂擁戴原盧龍節度使朱泚為帝。當時段太尉在朝中,以狂賊斥之,並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額,被害,追贈太尉(見兩唐書本傳)。狀是舊時詳記死者世系、名字、爵裡、行治、壽年的一種文體。逸事狀專錄人物逸事,是狀的一種變體。
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因邠寧節度使白孝德的推薦,段秀實任涇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刺史。這裡以段秀實死後追贈的官名稱呼他,以示尊敬。
(2)汾陽王:即郭子儀。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於762年(唐肅宗寶應元年)進封汾陽王。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正月,郭子儀兼任關內、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觀察使,出鎮河中。蒲:州名,唐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
(3)王子晞句:郭晞,汾陽王郭子儀第三子,隨父征伐,屢建戰功。764年,吐蕃侵邊,郭晞奉命率朔方軍支援邠州,時任禦史中丞、轉禦史大夫,後於大歷中追贈兵部尚書。《資治通鑒》胡三省註:“據《實錄》,時晞官為左常侍,宗元雲尚書,誤也。”
(4)領:兼任。
節度使:主要掌軍事。唐代開元年間(713年——741年)設置,原意在增加都察權力。安史亂後,愈設愈濫。
(5)寓軍:在轄區之外駐軍。
邠(bīn)州:指所在今陜西省邠縣。
(6)無賴:這裡指橫暴的意思。
(7)貨:財物,這裡指賄賂。
(8)嗛(qiè):通“慊”,滿足,快意。
(9)釜:鍋。
鬲(lì):一種像鼎一樣的烹飪器。
甕(wèng):盛酒的陶器。
盎:腹大口小的容器。
(10)白孝德:安西(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縣)人,李廣弼部將,764年(廣德二年)任邠寧節度使。
(11)狀:一種陳述事實的文書。
白:秉告。
(12)生人:生民,百姓。
理:治。唐代為避李世民、李治諱而改。
(13)都虞候:軍隊中的執法官。
(14)躄(bì):跛腳。
躄者:腿腳不靈便之人。
(15)戢(jí):管束。
不戢士:不管束的士兵。
(16)晡(bū)食:晚餐。晡,申時,下午三至五時。
假設:借備。
草具:粗劣的食物。
(17)柝(tuò):古代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18)太尉句:白孝德初任邠寧節度使時,以段秀實署置營田副使。
唐制:諸軍萬人以上置營田副使一人,掌管軍隊屯墾。
(19)巽(xùn):通“遜”,委婉,謙恭。
(20)淮西:今河南省許昌、信陽一帶。
(21)野如赭(zhě):形容土地赤裸,寸草不生。赭:赤褐色。
(22)及太尉句: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二月,段秀實自涇原節度使被召為司農卿。司農卿,為司農寺長官,掌國傢儲糧用糧之事。
(23)岐:州名,治所在今陜西省鳳翔縣南。
(24)朱泚(cǐ):昌平(今北京市昌平縣)人。時為鳳翔府尹。
貨幣:物品和錢幣。
(25)識(zhì):標記。
(26)“太尉”句:這是表示正文結束的話。
(27)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元和是唐憲宗李純年號(806年——820年)。
(28)永州句:當時柳宗元任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縣)司馬,這裡是他官職地位的全稱。
史館:國傢修史機構。
(29)出入:大抵,不外乎。
(30)“宗元”句:柳宗元於794年(貞元十年)曾遊歷邠州一帶。
周:在岐山下,今陜西省郿縣一帶。
斄(tái):同“邰”,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
(31)真定:不可考,或是“真寧”之誤。真寧即今甘肅省正寧縣。
(32)馬嶺:山名,在今甘肅省慶陽縣西北。
(33)校:中下級軍官。
(34)姁(xǔ)姁:和善的樣子。
(35)色:臉色。
物:此指人。
(36)執事:即使從左右的人,這裡指史官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