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從什麼意思?附從拼音、解釋、用法大全
来源:74U閱讀網
蝶戀花·兩岸月橋花半吐
作者:真德秀
原文:
兩岸月橋花半吐。紅透肌香,暗把遊人誤。盡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先自冰霜真態度。何事枝頭,點點胭脂污。莫是東君嫌淡素。問花花又嬌無語。
譯文
拱橋兩岸紅梅花兒剛剛綻放,露出鮮紅的花瓣,散發著沁人心肺的清香。不知不覺地將遊人誤導,產生出許多幻想。自以為走進瞭武陵溪上的桃花林中,卻不知已踏入江南迷人的紅梅之鄉。註釋
①紅透肌香,暗把遊人誤:指梅花鮮紅芬芳,讓遊人留戀不已,以致迷失道路。賞析
這是一首禮贊梅花的詞作。
詞的上片贊頌梅花的迷人之姿。首句入筆捉題,直截瞭當地寫梅花“兩岸月橋花半吐。”溪水岸邊小橋兩端的梅花已經綻蕾半開。緊接著直接寫梅花半吐的風韻和遊人對梅花的迷戀。那半開的梅花通體紅透,香氣四溢。“肌香”二字以美人暗喻梅花香氣襲人冰肌玉骨的嬌姿。正是梅花這絕代風彩,才使遊人不知不覺中為其所吸引。一個“暗”字、一個“誤”字把遊人情不自禁的迷戀梅花的神態寫足。以下二句“盡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用東晉文學傢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誤入桃源、忘情迷途的典故,反襯江南梅花的迷人風姿。此二句是說人人盡說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的武陵溪畔桃花林的美麗,卻不知這梅花半吐的江南風景的迷人。對比之下,更突出這江南橋畔梅花的美麗,表現瞭主人公愛梅的情感。
如果說上片從色艷香濃的外部面貌來禮贊梅花的話,那麼,下片則是從凌霜傲雪的內在品質來頌揚梅花。 過片“先自冰霜真態度”一句,贊揚梅花凌寒獨放的堅強品格。“爭先”二字突出梅花不畏嚴寒霜雪的精神,“態度”即姿態品格。緊接著詞人用一設問:“何事枝頭,點點胭脂污?莫是東君嫌淡素?”意思是:“梅花為何在冰霜嚴寒之中用胭脂般的紅艷去點染枝頭?莫非是司春之神嫌冬天百花凋零,色彩過於單調之故?”東君即司春之神。這一設問實質上旨在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高風亮節,頌揚它給人們帶來春的消息。煞尾句“問花花又嬌無語”再度褒揚那嬌艷的梅花,毫不炫耀自己,默默地裝點人間春色。
古之人詠梅詞極多,但大多從其冷艷著眼,抒發詞人寂寞的情感。如陸遊的《卜算子·詠梅》、薑夔的《暗香》、《疏影》等等。在他們的筆下,梅花是一個“寂寞開無主”、“此花幽獨”的孤芳自賞的形象。而真德秀卻能別出蹊徑,一掃大多詠梅詞人失意孤寂的怨艾,對梅花綽約迷人的風韻作瞭熱情的描摹,對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作瞭全面的褒揚。詞的氛圍熱烈,格調高亢。詞人真德秀幼即聰慧異常,四歲誦書,過目成誦。十五喪父,依賴寡母力貧教養,又得同郡人相助,才得以入學中舉。宋理宗時官歷泉州、福州知府,入為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他為人正直,凡是做官所到的地方,皆佈惠政,廉聲卓著。其學以朱熹為宗,提倡正學,與權奸韓侂胄偽學對抗,使正學得以復明。古代有詩品即人品的說法,由於作者艱苦修身進學、勤政為民、正直不阿的身世和為人,他對梅花的高風亮節進行滿腔熱情的禮贊,作品也顯現出積極亢奮、開朗明快的格調。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