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樛木

樛木

作者:佚名

原文: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隻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隻君子,福履成之。

譯文

南有彎彎樹,攀滿野葡萄。
新郎真快樂,安享幸福瞭。
南有彎彎樹,覆滿野葡萄。
新郎真快樂,大有幸福瞭。
南有彎彎樹,纏滿野葡萄。
新郎真快樂,永駐幸福瞭。

註釋

樛(jiū 糾):木下垂曰樛。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佈。
藟(lěi 壘):藟似葛,野葡萄之類。
累:攀緣,纏繞。
隻:語助。
福履:福祿也。
綏(suí 隨):安也。
荒:覆蓋。
將:扶助也;或釋為“大”。
縈(yíng 營):回旋纏繞。
成:就也;到來。
樛木.後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無嫉妒之心焉。

賞析

作者:潘嘯龍
《詩經》中的“興”語往往兼有“比”義,《樛木》就是如此。“興”者起也,“先詠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從這一解說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二句,乃是首章所詠之本體;“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則是引起所詠之詞的“興”體。後二章每章隻改動二字,大體意思與首章相近,運用的是“國風”常用的“疊章”形式。以反覆詠唱逐層推進,在回環往復中造成濃濃的感情。故從“興”之引起的“所詠之詞”看,這乃是一首為“君子”祝“福”的歌,當無可疑。
聰明的讀者自然還會發現,這三章中的“興”語,同時又帶有“比”義。“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詩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則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纏繞,比君子的常得福祿相隨,也實在非常形象。故從各章之“比”義看,這也是一首形象動人的祝福歌。
倘若我們再推進一層,問一問“君子”究竟有何“福”可“祝”?判斷起來就不那麼容易瞭。是因為“君子”剛得瞭貴子?還是封瞭高官?抑或是娶瞭新婦?似乎都有可能。為瞭作出較為接近詩意的判斷,還得回頭考察詩中的比興之物。據許多學者考證,“國風”比興,常以花草、藤蔓、雌鳥、牝獸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類喻男子。其中尤以樹木喻男、花草喻女更為常見。如《邶風·簡兮》的“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又如《鄭風·山有扶蘇》的“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都是如比。至於《唐風·葛生》敘妻子對亡夫的哀戀,更有“葛生蒙楚(荊樹),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之語,以葛藤與荊木的相互依存,抒寫瞭女主人公失去夫君的淒傷之情。明白瞭這一特點,則《樛木》進一層的比興之義亦可迎刃而解:倘若此詩中的“樛木”,喻的是青年男子的話,那麼纏繞樛木的翠綠“葛藟”,不正比喻著他的美麗新娘?由此檢驗《毛詩序》舊說,以為此乃歌詠“後妃”“能逮下而無嫉妒之心焉”之作,就覺得與詩意隔膜太多;而方玉潤《詩經原始》、王先謙《詩三傢義集疏》推測此詩“似於夫婦為近”、“喻婦人之托夫傢也”,才真正猜著瞭這首祝福詩的旨意。
於是讀者透過反覆疊唱的詩行,便恍然置身在三千多年前一場熱鬧的婚禮宴席上:秋日的黃昏賓客畢集,轆轆的車音自遠而近。性急的孩童早從村口奔來,嚷叫著:“接新娘的車子到啦!”歡樂的鼓吹由此壓過喜悅的喧聲齊鳴。當幸福的“君子”攙扶新娘下車的時候,迎接他們的,便是青年男女們一遍又一遍的熱烈歌唱:“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
快樂的新郎臉紅瞭,羞澀的新娘心醉瞭、當她斜倚著新郎姍姍移步的時候,你便會發覺,那情境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荒之、縈之)”來比擬、形容,竟是何等的傳神!而油然升起在眾賓客心間的祝福之情,倘若不用再三的疊唱,又怎能宣泄得如此興奮和濃烈?男女嫁娶是亙古以來人生的重要喜慶。而《樛木》,正以如此興奮和濃烈的激情,表現瞭我們民族淳樸、古老的婚禮祝福習俗。(潘嘯龍)

創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稱刑措不用者四十年,這時可稱為周代的黃金時期。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並,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蕩不安之中。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這一篇《樛木》很好的表現瞭西周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純樸的民風。
參考資料:
1、
薑亮夫等 .先秦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年 :10-11頁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大腦  國慶佳節  金科  溫圳  後沿橋  影月谷  省人社廳北  孤膽特工  救心丸  一口咬定  大狗  鉆孔機  發展經驗  艾提尕爾清  博雅  石磧路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