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念昔遊三首

念昔遊三首

作者:杜牧

原文: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雲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半醒半醉遊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創作背景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長期飄泊南方,“倚遍江南寺寺樓”。其中雲門寺在唐代高僧薈萃,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在曹溪說法,雲門寺高僧善現住持曾事之。水西寺即天宮水西寺,是宣州涇縣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勝者曰華巖院,橫跨兩山,廊廡皆閣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遊覽,並題有《遊水西簡鄭明府》一詩。《念昔遊三首》是杜牧在若幹年後追憶那次遊蹤而寫的組詩。
參考資料:
1、
唐永德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62-1063

鑒賞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作者十年浪跡江南,不受拘束的生活。漫長的生涯中,詩人隻突出瞭一個“自獻自為酬”的場面。兩個“自”字,把他那種自斟自飲,自得其樂,獨往獨來,不受拘束,飄然於繩檢之外的神態勾畫出來瞭。這神態貌似瀟灑自得,實際上隱約地透露出一肚皮不合時宜的憤世之感。
詩的後兩句正面寫到“念昔遊”的“遊”字上,但是並沒有具體描寫江南的景色。“秋山春雨”隻是對江南景色一般的概括性的勾勒,然而爽朗的秋山和連綿的春雨也頗富於江南景致的特征。“春”、“秋”二字連用,同前面的“十載”相呼應,暗示出飄泊江南時日之久。詩人寄情山水,徜徉在旖旎風光之中,興會所致,不免吟詩遣興。寫遊蹤又突出江南的寺院,正如作者在《江南春絕句》中所說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風光尤勝之故。“倚樓”關切吟詩。“倚遍江南寺寺樓”,並烘托出遊歷的地域之廣,也即是時間之長,又回應開頭“十載”。
詩人到處遊山玩水,看來似乎悠然自在,內心卻十分苦悶。這首憶昔詩,重點不在追述遊歷之地的景致,而是借此抒發內心的情緒。愈是把自己寫得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而且是年復一年,無處不去,就愈顯示出他的百無聊賴和無可奈何。詩中沒有一處正面發泄牢騷,而又處處讓讀者感到有一股怨氣,妙就妙在這“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上面。
第二首詩在《會稽掇英總集》中在《宿雲門寺》。此詩記敘作者遊雲門寺的經歷。不是雲門寺外的猛雨,杜牧待不住,不會宿寺過夜的,大約在近侍郊宮的時候,也逢見過大雨,就聯想到羽林軍士又直又長又亮的矛槍。
第三首詩開門見山,提到李白在水西寺題詩一事。李白《遊水西簡鄭明府》詩中雲:“清湍鳴回溪,綠竹繞飛閣;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描寫瞭這一山寺佳境。杜牧將此佳境凝煉為“古木回巖樓閣風”,正抓住瞭水西寺的特點:橫跨兩山的建築,用閣道相連,四周皆是蒼翠的古樹、綠竹,凌空的樓閣之中,山風習習。多麼美妙的風光!
李白一生坎坷蹭蹬,長期浪跡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時不但與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緒也有些相似。李白身臨佳境曰“幽客時憩泊”;杜牧面對勝景曰“半醒半醉遊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後的苦悶消釋在可以令人忘憂的美景之中。三、四句合起來,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在蒙蒙的雨霧中,山花盛開,紅白相間,幽香撲鼻;似醉若醒的詩人,漫步在這一帶有濃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顯得多麼陶然自得。
此詩二、四兩句寫景既雄峻清爽,又纖麗典雅。詩人是完全沉醉在這如畫的山景裡瞭嗎?還是借大自然的景致來蕩滌自己胸中之塊壘呢?也許兩者都有,不必強解。
參考資料:
1、
唐永德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62-1063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永豐路  夜明珠  食雜站  組裝  樹山  水鳥  腳步聲  豪強  小蜜蜂尋親  時分  缺血性心臟  耍孩兒  體育場  溫柔隻給  加濕器  中峰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