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傑是什麼意思?名傑拼音、解釋、用法大全
来源:74U閱讀網
金縷曲二首
作者:顧貞觀
原文: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哪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傢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傢能彀?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隻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腳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兄生辛未我丁醜,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譯文
你近來平安嗎?即便你回來,回首以前令人悲債的事,你又怎能夠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誰安慰你?你母老傢貧子幼,早記不起杯酒相娛的時侯。魑魅搏人的事應該可空見慣,正直人卻總是輸在覆雨翻雲的小人之手。我們與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經很久很久。註釋
吳漢槎(chá):名兆騫,江蘇吳江人。順治舉人,工詩文,以科場事為人所陷,於順治十六年謫戍寧古塔(今松江省寧安縣)。賞析
二作系以書信格式入詞,十分別致。“季子平安否?”寫信先須問對方安好,這首句正是問安口氣。不過用“季子”二字卻有深意。這裡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吳兆騫的姓氏,又使入聯想其才德,而且還表明吳地人。(一說,吳兆騫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拿吳季子比吳兆騫,其人才德令人欽佩,而卻受瞭這種冤枉,就更令人同清。所以五個字看似尋常,實則有力地領起全篇。“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這是用假設語句極力同情吳兆騫的痛苦經歷。即使現在就能回到傢鄉,這段經歷中的千難萬苦,又那堪回想。何況現在沒有歸來,還在經受著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行路悠悠準慰藉,母老傢貧子幼。”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別提出充軍關外的遭遇,沒有誰能加以安慰,傢庭又是如此困難——母老傢貧子幼。過去的一切歡樂都無影無蹤,“記不起、從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會,杯酒相歡,不要說現在沒有瞭,就連過去的記憶也消失瞭,令人傷心。“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搏人”,這是含蓄地為吳兆騫鳴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壞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桂甫詩:“紛紛輕薄何足數,翻手為雲覆手雨。”這裡用杜意,就是說,君子總要吃小人的虧。應該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獄頻繁,士人往住轉喉觸諱。吳兆騫是朝廷謫戍的,既要同情兆騫,又要回避觸犯朝廷,隻能籠統地這樣解說,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大膽的瞭。“冰與雪,周旋久。”這是切題中寧古塔的特點。塞外苦寒,作者此時在京師風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隻能與冰雪周旋,而一過就是多年,定令人難受。這上片痛快淋漓地為吳兆騫的痛苦傾訴,下片一轉變成多方安慰開脫,希望他不要為痛苦所摧垮。
漢時王章夫妻牛衣對泣的事,作者反用為“淚哀莫滴牛衣透”,勸也不要過分傷心,原因何在,“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傢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沒有幾傢能夠骨肉團聚,吳兆騫雖遠在關外,卻還能牛農對泣,骨肉一處,這是骨肉分散的還好些。再說紅顏命薄,古今一轍,有才往往命途多舛。這樣退一步想,也就得些寬慰。但勸慰要有分寸,隻能說到這地步,筆鋒一轉又為他難受:“隻絕塞、苦寒難受。”這和上片結尾“冰與雪,周旋久”相呼應。“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化用春秋後期申包胥立誓救楚和燕太子丹質於秦而後得歸的典故,作者把它們巧妙地組織在一起,表示不管多大困準,一定要像申包胥那樣盡力救他回來。沉痛感人。“置此札,君懷袖”:這封信請你保存。就是憑證。這幾句表現死生不愉的友情,感人肺腑,催入淚下。
第一首從吳兆騫寫,第二首換個角度從自己發感慨:“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說得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齊名非泰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從自己又說到兩人。杜甫《長沙送李十一銜》:“李杜齊名真悉竊,朔雲寒菊倍離憂。”杜甫是客氣話。歷史上李杜齊名有好多個,東漢的李固杜喬、李膺杜密等等,唐朝詩人李白杜甫,這兒反用杜詩說“非忝竊”,以杜甫自比。“試看杜陵消瘦。”以李白比吳兆騫,李白曾被長流夜鄒(中道放歸),比吳兆騫之滴戍寧古塔,“僝僽”,指受折磨和愁苦煩惱。自己雖然沒有謫戍,卻和吳兆騫一樣痛苦,備受析磨。“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紅顏薄命,長辭指死亡。顧貞觀曾有悼亡之戚,薄命長辭,知已遠別,人生逢此,是妻涼。人生之中沒有多少人曾到這樣淒涼境地。“問人生”這一反問句就包含上兩層意思。“千萬恨,為兄剖,自然收束半片。
換頭處,從年齡訴說,“兄生辛未吾丁醜”。辛未、丁醜到作此詞時,兩人都過瞭四十,“四十曰強,仕。”但“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身體都受到摧殘而早衰瞭。蒲柳是用《世說新語》顧悅與晉簡文帝同歲而先老的典故,而“蒲柳”就變成自指身體的謙詞瞭。這裡用個“共”字,表示兩人都一樣,這是回應上文“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 既然年過四十,身體早衰,就應註意保養:“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兩句語重心長。既然可以“相守”,表明前途仍有希望。“但願得、河清人壽。”(“俟河之情,人壽幾何?”“黃河清,出聖人。”)這句祝願,字面用前一句,意思在後一句。希望聖主施恩,遠人歸老傢園。政治清明,相應地人民應該生活安定,終其天年,所以說“河倩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吳兆騫的詩必傳於後是作者的預言,也是完全符合實際的。吳兆騫流放以後,詩歌增加瞭悲壯蒼涼的氣氛,為人傳誦,在清代前期也算重要作傢。這表現作者對吳兆騫的信任和安慰。不說“聲名”而說“空名”,這個“空”字把上文一系列苦痛都括在其中,大名沒有使吳兆騫免除生前的苦難,所以說“空名”,這個“空”字可以算一字千金。“言又盡,觀頓首”,仍然是書信格式。
參考資料:
1、
唐圭章 鐘振振.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948-951
2、
段曉華 龔蘭.清詞三百首詳註: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86-89
創作背景
吳兆騫於順治十四年(1657)參加江南鄉試中舉,涉入丁酉江南鄉試科場案。福臨(順治帝)大怒遂於次年將該科已考中的江南舉子押解至北京,由福臨在中南海瀛臺親自復試,復試合格者保留舉人資格,不合格者治罪。兩名主考官被斬,17名同考官處絞。吳兆騫系著名江南才子,少有雋才亦傲岸自負,憤然拒絕復試,因而下獄。後雖經禮、刑兩部多次嚴審,查明吳確無舞弊行為,順治十五年(1658年),仍被流放寧古塔。身為朋友的顧貞觀,在他被充軍時,曾承諾必定全力營救,然而20多年過去瞭,一切努力始終無用。顧貞觀自己也是鬱鬱不得意,在太傅納蘭明珠(納蘭性德的父親)傢當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於是向納蘭性德求救,但性德與吳兆騫並無交情,一時未允。
康熙十五年(1675年)冬,作者離居北京千佛寺,於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慘苦無告,為之作《金縷曲》二首寄之以代書信。納蘭性德讀過這兩首詞,淚下數行,說:“河粱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而三!”當即擔保援救兆騫。後經納蘭父子的營救,吳兆騫終於在五年之後獲贖還鄉。
參考資料:
1、
唐圭章 鐘振振.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948-951
2、
錢仲連.清詞三百首:嶽麓書社,1992:116-121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