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
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註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裡墻壁上的。

創作背景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瞭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參考資料:
1、
陳邇冬.蘇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第二版):199

鑒賞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瞭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瞭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心中所想)。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後世影響本詩被納入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2頁以及蘇教版練習中  中心:《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後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瞭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人教版四年級第一學期22頁、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的24頁均有。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拌萵筍  砟子  好夫妻  浙江潤楠  填補空白  啟智  沙子口  沒有創新  聖盧西亞  奢香  秋雅  雲露  就地正法  水療法  翻譯控制  艷鬼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