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絕句送巨山

絕句送巨山

作者:劉子翬

原文:
二年寄跡閩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

譯文

兩年來,您托身借居在這福建山中的廟裡,如今忽然轉念,要離開這兒,前往浙江。
明月不知您已經離去,深夜還是悄悄地照進您書房的小窗。

註釋

⑴巨山:詩人的朋友張嵲,襄陽人。
⑵寄跡:寄托蹤跡,即暫時居住。
⑶翻然:高飛遠颺。此指旅行、遷移。
參考資料:
1、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205-206 .
2、
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373-374 .

創作背景

張嵲於紹興八年(1138年)任福建路轉運判官,九年召赴臨安(今浙江杭州),除司勛員外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劉子翬便創作此詩送別好友。
參考資料:
1、
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373-374 .

鑒賞

作者面對對朋友的離去,流露出濃重的悲傷。前兩句直寫,說張巨山在福建住瞭兩年,如今要離開福建,前往浙江。“二年寄跡閩山寺”,表面全寫張巨山,實際上帶出自己與張巨山在這兩年中過往密切,引出對分別的依依不舍。次句寫張巨山離開,用瞭“一笑翻然”四字,看上去很灑脫,其實是故作達語。張巨山離開福建去浙江,既非回鄉,又不是仕宦升遷,此次離別,肯定愁多歡少,因此詩人寫他灑脫,正帶有不得已處,加強自己對離別的不快。
三、四句轉換角度,以虛擬筆法,想像張巨山走後,人去樓空的情景,寄托自己對他的深情與懷念。書房依舊,但是人走瞭,如果是直寫,便索然無味。歷來詩人都喜歡通過明月來寄寓自己的情思,如李白“隻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蘇臺覽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劉禹錫“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石頭城》),都是如此。劉子翬這首詩也借明月來說,強調明月仍然照進書窗,增加冷漠的氣氛,同時通過無情的明月表現多情的舉止,襯出人的多情,等於說自己日後見到空空的書房,將更加為眼前的別離而惆悵。這樣一轉折,加深瞭詩的底蘊,把情感也表現得更為豐富。
自然界的風物,誰都知道是無情的,但由於詩人的觀感心情不同,便有意對它們進行人格化,劉子翬這首詩就是如此,把明月擬人化,說它不知人已去,仍然多情地照著讀書窗。這樣的構思,在古代被普遍運用。著名的如唐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隻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桃花依舊,表現人事變化所產生的傷感。又如岑參《山房春事》雲:“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傢。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把庭樹擬人化,說它沒體察到人已離去。其他如張泌《寄人》“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如此,劉子翬這首詩,正是繼承瞭這一傳統的表現手法。
參考資料:
1、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205-206 .
2、
張鳴 .宋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373-374 .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第十一名前  瓜瀝鎮標  二十年後再  肩頭  國傢  地香  桃園  壽光  那點事  無情無義  向陽花木易  第四類接觸  紅燈籠  內耳疾病  虞鑫  天露園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