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音是什麼意思?還音拼音、解釋、用法大全
来源:74U閱讀網
笑歌行
作者:李白
原文:
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張儀所以隻掉三寸舌,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笑矣乎,笑矣乎。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男兒窮通當有時,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幾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笑矣乎,笑矣乎。寧武子,朱買臣,扣角行歌背負薪。今日逢君君不識,豈得不如佯狂人。
譯文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見曲如鉤嗎,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註釋
⑴曲如鉤:《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引京都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賞析
此詩可分為四段。每段都是以“笑矣乎”開頭。第一段,詩人化用漢代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來諷刺是非錯位、黑自顛倒的醜惡社會現實。接著舉瞭戰國時張儀、蘇秦的例子來說明“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的現象。張儀和蘇秦是戰國時有名的縱橫傢。他們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權詐之術,取得瞭人主的信任。張儀曾作過秦國的丞相,而蘇秦卻能佩六國相印,成瞭縱約長。他們都憑著“曲如鉤”的本領,成瞭顯赫一時的權貴。如果他抱誠守直,老老實實在傢種地的話,說不定他們早就餓死在道邊瞭。李白的這些詩句,借古諷今,旨在揭露當時國君昏聵,才使得象張儀、蘇秦那樣朝秦暮楚、反復無常的小人,一個個受寵得勢,而象自己守直不阿的人,卻隻能作階下囚瞭。
由於李白自己將社會看透瞭,認為不值得為統治者賣命賣力,思想反轉為出世。第二段就寫出瞭這種思想的轉變。“君不見”四句,借用《楚辭·漁父》的典故,先寫那位“避世隱身” 、“欣然自樂”的漁父,後寫抱直守忠的屈原。屈原被楚王放逐,行吟澤畔,遇到瞭隱者漁父。漁父勸他和光同塵,與世推移,而屈原要堅守正義,正道直行,不願“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寧赴湘流,葬身子魚腹之中,也不願“以皓皓之自,而蒙世之塵埃。”漁父聽完後:“蕘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君足’。遂去,不復言。”李白在這裡以調侃的口氣,表面上是奚落屈原“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其實骨子裡是對現實社會的冷嘲熱諷。在“曲如鉤”的社會裡,正直如屈原的人,是沒有立足之地的。還不如學滄浪老人,“避世隱身”為好。
第三段,詩人運用豫讓、屈平、巢父、許由、伯夷、叔齊等古人以不同方式求得“身後名”,深入展開議論。屈平自投汨羅,博得“以身殉國”的美名。豫讓,春秋時晉國人,為智伯多次行刺趙襄子未遂而自殺,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刺客”。巢父和許由為古代著名隱者,傳說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聽後,認為有污自己的耳朵,便逃到穎水邊洗耳,當時,巢父正牽犢飲於下流,就責怪許由污其犢口,遂牽犢到上遊。伯夷、叔齊為殷朝末年孤竹國君之子,武王伐紂之後,不食周粟而餓死,被孔子稱為“古之仁人”。但是,詩人認為這些古人都是為“愛身後名”的奴役,不如“我愛眼前酒”。這個中的妙理在於“飲酒眼前樂”是實實在在的,“身後虛名”則不是。“男兒窮通”自有機遇,不必強求,即使求得“身後名”,死後人們彎腰向你禮拜,你也不知道瞭。這一“虛”一“實”的反差,正是李白的牢騷話。“自古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將進酒》)詩人正是以這種驚世駭俗的牢騷話博得千古美名。詩人借用猛虎不屑一顧案頭肉和洪爐不熔鑄囊中小錐進行類比反襯,表現自己不汲汲於“身後名”的傲骨和大志,嘲笑那些貪圖靠“身後名”者不過是些心底狹窄之輩!
最後一段,又以寧武子和朱買臣宕起一筆。寧武子,即寧戚,春秋齊人,有奇才,隱於商旅,齊桓公夜出巡訪,他正在喂牛,並擊牛角而歌唱,桓公聞而奇之,委以重任。朱買臣,西漢人,傢貧,以賣柴為生,好讀書,能朗誦《楚辭》,後被漢武帝征用。詩人用這兩個古人的事跡,旨在說明窮通有時,應該順其自然,從而嘲諷那些被“曲如鉤”者迷惑瞭心竅的當權者,即是遇到寧、朱二人,也不會瞭解他們,他們也隻好去佯狂避世瞭。
參考資料:
1、
葛景春著.李白思想藝術探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328-331
創作背景
至德二載(757),李白五十七歲。正月,永王軍次尋陽,李白下山人幕。作《永王東巡歌十一首》言志抒懷,旨在思抒奇計以濟時艱。二月,皇室內訌,兄弟交兵。永王兵敗丹陽,李白於亂軍中倉皇逃亡,旋陷尋陽獄中。有鳴冤求援之作多首。江南宣慰使崔渙及禦史中丞宋若思為李白推覆洗雪,乃獲釋。
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和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均肯定此詩為李白所作 因李白晚年被誣為永王“附逆”,政治上又毫無出路,甚至於連衣食都發生瞭困難。杜甫說:“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見》)可見,李白所寫《笑歌行》為狂怪的諷刺詩,是完全有可能的。
參考資料:
1、
安旗.李白詩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前言第9頁
2、
葛景春著.李白思想藝術探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328-331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