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過崔八丈水亭

過崔八丈水亭

作者:李白

原文:高閣橫秀氣,清幽並在君。簷飛宛溪水,窗落敬亭雲。猿嘯風中斷,漁歌月裡聞。閑隨白鷗去,沙上自為群。

譯文

亭閣高聳充溢著清秀之氣,憑亭覽望君可賞得清幽之景。
宛溪綠水飛過閣簷,敬亭山的雲朵從窗前飛落。
清風徐吹猿嘯之聲時斷時續,明月朗照漁歌陣陣傳來。
閑逸之時自可隨白鷗鳥而去,在沙岸上與鳥為群。

註釋

崔八丈:名未詳,當是當地排行第八的老者。八:是弟兄排行。丈:是對長輩或同輩的尊稱。
水亭:是指倚水而建的亭子。
橫:充溢,充塞。
清:清新。幽:幽靜。
君:崔八丈。
宛溪水:在宣城東。宛溪:水名,在寧國府城東,源出嶧陽山,其流清激。
敬亭:敬亭山。
白鷗:水鳥名,常群集海上,隨著海舶飛翔。

賞析

“高閣橫秀氣,清幽並在君”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亭閣高聳充溢著清秀之氣、崔八丈可欣賞清幽之景的景致。詩人一語雙關:說水亭清新,言水亭幽靜,二者兼而有之。前句寫“高閣”高聳開闊,充溢著山川之秀氣。後句寫詩人憑著水亭覽望崔八丈而覺得“君”清幽,側重表達出水亭的清新與幽靜。
“簷飛宛溪水,窗落敬亭雲”承接水亭的秀氣與清幽,緊扣上文,寫詩人在敬亭山的所見: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描繪出一幅宛溪水從屋簷邊飛過、敬亭山的雲朵從窗前飛落的景觀。詩人從亭中望水飛落,恰似從屋簷邊飛過。雲從窗而落,側重體現出水亭的高聳開闊、秀麗清幽。
“猿嘯風中斷,漁歌月裡聞”寫詩人在敬亭山的所聞:從敬亭山中轉出猿嘯,從宛溪水中轉出漁歌。山水中有此清音,猿嘯聲因風變得斷斷續續,漁歌泛月遙聞。詩人在歌詠瞭清靜幽雅的自然景物的同時,又寫出瞭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以“風”、“月”之清幽,助“猿”、“漁”之逸響,勾畫出一副淒涼冷清的景色。
“閑隨白鷗去,沙上自為群”描繪出一幅閑逸之時隨白鷗而去、沙岸上與鳥為群的景致,詩人通過寫宛溪邊沙灘上白鷗的悠閑神態,抒發追求自由、閑適的情懷。“閑”、“白鷗”、“自為群”,點染出詩人追求與無機心的“白鷗”為群。一個“閑”字,傳達出詩人心靈的解脫自在。
全詩四句四十字,廖廖數句寫崔八丈水亭幽美的風景:簷飛溪水,窗落暮雲,風送猿啼,漁舟唱晚,有聲有色,讀之如臨畫境。此詩語言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結構嚴緊,用字精當,寫詩人遊崔八丈水亭所見所聞的感受,以“風”、“月”之清幽,助“猿”、“漁”之逸響,歌詠瞭清靜幽雅的自然景物。以“猿嘯”、“漁歌”、“風”、“月”喧染氛圍,使得詩意具有飛揚跋扈又不失唯美傷感的氣勢,從而流露出詩人內心處懷歸憂國的感傷情懷。以“閑”、“白鷗”、“自為群”,點染出詩人與無機心的“白鷗”為群,意在洗盡凡心,側面表露出詩人擺脫瞭有無得失的滯累、寵辱名利的羈束後的閑適心情。

創作背景

此詩是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在宣城時所作。
天寶中葉,自玄宗天寶元年(742)到憲宗元和十五年(820)的七十九年裡,是唐朝從政治上由盛到衰的轉變時期。這段時期,唐朝國事益非:內則屢興大獄,屠戮驅逐忠良;外則窮兵黷武,內政不修,濫事征伐。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為瞭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勉強維持生活。所以李白的憂憤情愫極為深切,時常有抨擊時政的詩作。

網友評論

條評論

以理服人  看板  螻蛄  潘漢年  江河行地  角膜混濁  一輩子的好  巫山十二峰  小上  日耳曼人  錢二組  愛的替身  平夏  路書霞路  歐陽震華  等癥狀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