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
来源:74U閱讀網
金剛藤別名:業巴兜幾那,利剛二拉,金剛刺,金剛蔸,金剛蓮,金剛鞭,刺茯苓,螃蟹葉,
金剛藤簡介:金剛藤,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塊莖。具有祛風除濕,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活血去瘀,解毒散結。主治風濕痹證,跌仆腫痛,疔瘡瘰癧。
金剛藤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利小便。主治
活血去瘀,解毒散結。主治風濕痹證,跌仆腫痛,疔瘡瘰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或入丸、散劑。化學成分
根含菝葜素,異黃杞苷,齊墩果酸,山萘素,二氫山萘苷,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薯蕷皂苷的原皂苷元A,薯蕷皂苷,纖維薯蕷皂苷,甲基原纖維薯蕷皂苷,甲基原薯蕷皂苷等。
相關論述
1、《四川中草藥志》:“清熱,除風毒,治崩漏,血淋瘰癧及跌打損傷。”
2、《中國苗族藥物彩色圖集》:“祛風濕,利小便。消腫毒。主治風濕,筋骨麻木。”
3、《貴州中草藥名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筋骨酸痛,皮膚瘙癢,白癜風,風濕腳氣,血崩,血尿,乳糜尿,梅毒,帶下。”
金剛藤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淋證:菝葜根(鹽水炒)15g,銀花9g,篇蓄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紅崩:金剛藤頭60g,九龍盤60g,熬水燉雞服。(《重慶草藥》)
3、治閉經:菝葜根15-30g,水煎對甜酒服。
4、治吐血:菝葜根6g,矮地茶9g,水煎服。(3-4方選自《湖南藥物志》)
5、治瘰癧、流膿:金剛藤頭500g,土茯苓30g,何首烏15g,苦蕎麥15g。煎水燉五花肉服。
6、治大腸熱毒痔瘡:金剛藤頭(鮮)120g,霸王鞭60g,無花果60g,刺老包24g。燉豬大腸服(放白糖,不放鹽),如大便現紅色,加棕樹根60g。(5-6方選自《重慶草藥》)
7、治風濕病、筋骨麻木:金剛藤15g,活血龍15g,山楂根15g,水煎服或浸酒服。
8、治小便澀痛:金剛藤30g,石韋20g,水煎服。(7-8方選自《中國苗族藥物彩色圖集》)
金剛藤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2月或8-9月采挖洗凈,切片,曬幹。金剛藤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扁柱形,略彎曲,或不規則形,長10-20cm,直徑2-4cm。表面黃棕色或紫棕色,結節膨大處有圓錐狀突起的莖痕、芽痕及細根斷痕,或留有堅硬折斷的刺狀細根。節上有鱗葉,有時先端殘留地上莖。質堅硬,斷面棕黃色或紅棕色,粗纖維性。氣微,味微苦。以根莖粗壯、斷面色紅者為佳。
金剛藤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百合科植物菝葜。形態特征
攀援木本,莖實心,無刺。根莖才;質,結節狀。葉長圓狀披針形,長5-8cm,寬1-2cm;葉柄長0.5-0.8cm,鞘稍不明顯,長幾為葉柄的1/2,鞘端有1對卷須。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柄長1.5-2cm,稍扁;花柄長7-8cm;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漿果熟時綠色。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甘肅、湖南、廣西、西藏等省區。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灌木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