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莢蒾子

莢蒾子

莢蒾子別名:

莢蒾子簡介:莢蒾子,中藥名。為忍冬科莢蒾屬植物莢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的果實。主治破血,止痢消腫,除蠱疰、蛇毒。

莢蒾子功效作用

功能

破血,止痢消腫

主治

除蠱疰、蛇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註意事項

糖尿病人不可多食。

化學成分

含糖、果膠、維生素c、胡蘿卜素、黃酮醇、花青素等

莢蒾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采收,曬幹或烘幹。

莢蒾子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忍冬科莢蒾屬植物莢蒾。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1.5-3m;當年小枝連同芽、葉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黃色或黃綠色開展的小剛毛狀粗毛及簇狀短毛,老時毛可彎伏,毛基有小瘤狀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幾無毛,有凸起的墊狀物。葉紙質,寬倒卵形、倒卵形、或寬卵形,長3-10(-13)cm,頂端急尖,基部圓形至鈍形或微心形,有時楔形,邊緣有牙齒狀鋸齒,齒端突尖,上面被叉狀或簡單伏毛,下面被帶黃色叉狀或簇狀毛,脈上毛尤密,脈腋集聚簇狀毛,有帶黃色或近無色的透亮腺點,雖脫落仍留有痕跡,近基部兩側有少數腺體,側脈6-8對,直達齒端,上面凹陷,下面明顯凸起;葉柄長(5-)10-15mm;無托葉。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稠密,生於具1對葉的短枝之頂,直徑4-10cm,果時毛多少脫落,總花梗長1-2(-3)cm,第一級輻射枝5條,花生於第三至第四級輻射枝上,萼和花冠外面均有簇狀糙毛;萼筒狹筒狀,長約1mm,有暗紅色微細腺點,萼齒卵形;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mm,裂片圓卵形;雄蕊明顯高出花冠,花藥小,乳白色,寬橢圓形;花柱高出萼齒。果實紅色,橢圓狀卵圓形,長7-8mm;核扁,卵形,長6-8mm,直徑5-6mm,有3條淺腹溝和2條淺背溝。花期5-6月,果熟期9-11月。

分佈區域

產中國河北南部、陜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及雲南(保山)。日本和朝鮮也有分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山谷疏林下,林緣及山腳灌叢中,海拔100~1000米。

生長見習

莢蒾溫帶植物,喜光,喜溫暖濕潤,也耐陰,耐寒,對氣候因子及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最好是微酸性肥沃土壤,地栽、盆栽均可,管理可以粗放。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

栽培技術

莢蒾果實為核果,外果皮和內果皮肉質,果核多呈壓扁狀,內果皮木質,堅韌,黃色至灰褐色,內含有一粒種子。果核與種皮不易分離,種皮膜質,種胚被堅實的硬肉質或嚼爛狀具有韌性的胚乳包圍,其種胚位於胚乳尖端內,一般未發育完全,隨著成熟逐漸長成形。秋冬采種,種子具休眠期,莢蒾種子休眠一般采用冷暖層積交替處理來打破種子的休眠。由於莢蒾種子的胚在果實成熟時還未完全成熟而使種子處於休眠狀態,在種子胚發育和萌發發生前一般需要溫層積處理(≥15℃)或者冷層積處理(≤10℃),或者兩種處理交替使用。Gierbach(1937)將胚根已萌發的種子置於10℃下分別放置兩個半月和4個月後發現種子上胚軸萌發率分別為61%和81%。解除休眠於翌年春播種。

病蟲防治

夏季易發生蚜蟲、葉蟎類,註意消滅越冬蟲源以控制翌年發生量。病害發生前噴灑65%代森錳鋅600倍液、50%石硫合劑500-800倍液,可起到保護作用。平時養護管理中及時剪除患病枝葉。

八角臺  福洪鎮  肺泡呼吸  瑞建路  衣鉤  幫主  星羅雲佈  夏衣  不敢相信  渡邊勇大  伊西  路五洲路  園林建築  侯傢  北小圈  學生證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