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酒
来源:74U閱讀網
宜昌莢蒾別名:
宜昌莢蒾簡介:宜昌莢蒾,中藥名。為忍冬科植物宜昌莢蒾ViburnumerosumThunb.的根。分佈於華東、華中、西南及陜西、廣東、廣西。具有祛風,除濕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
宜昌莢蒾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主治
風濕痹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相關論述
1、《湖南藥物志》:“祛風散寒。”
2、《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
宜昌莢蒾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風寒濕痹:宜昌莢蒾9g,木防己24g,豨薟草15g,搖竹消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附註
1、果可榨油。
2、莖皮可提取纖維。
宜昌莢蒾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鮮用或切段、切片曬幹。宜昌莢蒾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忍冬科植物宜昌莢蒾形態特征
宜昌莢蒾,又名野繡球、小魚辣樹、對葉散花、豬婆子藤、糯米條子、糯米條莢蒾、豬肉苗、糯米柴、山小珠、白老奶別、羊屎子樹。落葉灌木,高達3m。幼枝密被星狀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對外鱗片。葉對生;葉柄長3-5mm,有鉆形托葉;葉紙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7cm,寬1.5-3.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牙齒,葉面粗糙,上面疏生有疣基的叉毛,下面密生星狀氈毛,近基部兩側有少數腺體,側脈6-9對,伸達齒端,與葉主脈在葉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復傘形聚傘花序生於具1對葉的側生短枝之頂,直徑2-4cm,有毛;有總梗,第一級輻射枝5條;苞片和小苞片線形,長4-5mm;花生於第2至第3級輻射枝上;萼筒長約1.5mm,5萼齒微小,卵狀三角形;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6mm,裂片圓卵形,稍長於花冠筒;雄蕊5,稍短至等長於花冠。核果卵圓形,長約7mm,紅色;核扁,具3條淺腹溝和2條淺背溝。花期4-5月,果期6-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華東、華中、西南及陜西、廣東、廣西。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800m的山坡林下或灌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