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烏靈參

烏靈參

烏靈參別名:烏苓參,雷震子,烏麗參,雞蛋,地炭棍,雞茯苓,

烏靈參簡介:烏靈參,中藥名。為炭角菌科炭角菌屬真菌黑柄炭角菌Xylarianigripes(Klotzsch)Cooke的菌核。植物黑柄炭角菌,分佈於我國江蘇、浙江、江西、臺灣、廣東、四川、雲南等地。具有安神,止血,降血壓之功效。主治失眠,心悸,吐血,衄血,高血壓病,燙傷。

烏靈參功效作用

功能

安神,止血,降血壓。

主治

失眠,心悸,吐血,衄血,高血壓病,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研末,麻油調敷。

註意事項

孕婦忌用。

相關論述

1、《灌縣志》:“能益氣。”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除濕鎮驚,補心腎,利小便,止心悸,催乳;治失眠、衄血及產後失血等癥。”

烏靈參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失眠,烏靈參15g,茯苓12g,酸棗仁等配伍。

2、治乳少,烏靈參25g,豬前蹄1對,燉湯服用。

3、治心、腎虛損,烏靈參1個,豬心、豬腎各1個,燉湯服用。(《藥膳實用藥物全書》)

烏靈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挖出地下菌核後,洗去污物和砂粒,風幹後備用。

烏靈參保存方法

放竹簍裡,置幹燥、陰涼、通風處存放。

烏靈參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菌核球形、橢圓形或卵形,偶呈扁塊狀,長4-10cm,直徑1-7cm,表面黑褐色或黑色,略具光澤,密佈不規則細皺紋。一端有圓形凹窩,呈“肚臍”狀,另端有突起的蒂跡,其頂端常裂開似鳥嘴狀。體較堅實,不易破碎,斷碎面不平坦,白色或黃白色,質細膩,稍帶軟性。偶有皮紋粗糙,體輕質松泡或枯空者。氣特異,味甘。

以皮紋細、體結實、入水下沉、內部色白,俗稱“細花貨”者為佳;皮紋較粗、體較輕、入水半沉,俗稱“二花貨”者次之;皮紋粗糙、體輕泡、入水不沉、肉色棕黃,俗稱“大花貨”者更次。

烏靈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炭角菌科炭角菌屬真菌黑柄炭角菌。

形態特征

黑柄炭角菌,別名黑柄鹿角菌《孢子植物名稱·補編》。菌絲體白色,直徑8-14μm,交織成網狀,密佈於廢棄的黑翅土白蟻菌圃腔內。成熟時,部分菌絲集結形成菌核。菌核球形、橢圓球形或卵形,故有“雞(土從)蛋”之稱。外表褐色或黑色,直徑1.5-8cm,與菌絲連接處有圓形凹窩,菌核長成後逐漸與菌絲脫離聯系,呈“肚臍”狀。菌核內部白色,肉質綿軟,有類似雞(土從)菌的香氣。味甘甜。菌核上端有柄懸著於白蟻穴上壁,並與假根相連。假根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直徑2-3mm,外表黑色,內部白色,常有分枝,曲折蔓延生長於泥土中。其上與子座柄部相連,子座散生或群生於地面,多單枝,偶有從柄部分枝者,呈圓柱形,連柄高4-18cm,柄長1-6cm,直徑2-5mm,外表黑色,內部灰白色,中心黑色。子座棍棒狀,長3-12cm,直徑2.5-7mm,中部稍粗,頂端圓鈍,初生時灰白色,後變為褐色,外表有疣狀突起的子囊蓋,子囊殼橢圓形,埋於子座外層,子囊蓋外突,疣狀孔口黑色,子囊孢子眾多,類球形,熟時黑褐色,側絲單根或分枝。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江蘇、浙江、江西、臺灣、廣東、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溫暖山坡土層較深處或河堤土坡上土棲白蟻遺棄的菌圃腔內。

張盛  黃荊子  大戟  孤雪  謝玉  五合村  怡水尚城  痹癥  小廣子  宮廷  洋岸村  社堂村  色處  美人蕉科  茸山  世界貿易組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