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子
来源:74U閱讀網
玳瑁肉別名:
玳瑁肉簡介:玳瑁肉,中藥名。為海龜科動物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e(Linnaeus)的肉。分佈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海南西沙群島等地。野生玳瑁為國傢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具有祛風除痰,行氣活血之功效。常用於咳嗽痰多,月經不調。
玳瑁肉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痰,行氣活血。主治
用於咳嗽痰多,月經不調。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煎湯或煮食。相關論述
1、《食性本草》:“主諸風毒,行氣血,去胸膈中風痰,鎮心神,逐邪熱,利大小腸,通婦人經脈。”
2、《中國藥用海洋生物》:“祛痰,解毒,利腸。用於咳嗽痰多,月經不調等。”
玳瑁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療血枯(氣滯血鬱型):玳瑁肉200-300g,洗滌,切片,酌加佐料,燉熟。常食。(《本草綱目》)玳瑁肉動物學信息
動物屬種
海龜科動物玳瑁。形態特征
玳瑁:又名鷹嘴海龜、十三棱龜。體長60-170cm。頭部具對稱的鱗片,前額鱗2對。鼻孔近於吻端,吻長而側扁,上頜鉤曲,嘴似鸚鵡,頜緣鋸齒狀。幼時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狀排列,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呈平鋪狀鑲嵌排列。頸角板短寬;椎角板5塊,中央有一明顯的棱脊;肋角板左右各4塊,第2塊最大;緣角板每側各11塊,相鄰第2對肋角板處的緣角板開始排列呈鋸齒狀;臀角板2塊,其間有一縫隙。腹甲前緣有較小的喉角板;兩側自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間,均有1條隆起。在腹部中溝兩側形成兩條明顯的棱嵴,每側甲橋處有4塊下緣角板,在腋、胯區尚有數塊小角板。四肢扁平呈槳狀,覆被大鱗,前肢較大,具有2爪,後肢短小,僅具1爪。尾短小,不露於甲外,背甲棕紅色或棕褐色,有光澤,綴有淺黃色小花紋,頭及四肢呈棕色,腹部黃黑色有褐斑。分佈區域
分佈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海南西沙群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