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蘆根
来源:74U閱讀網
三張葉別名:三塊瓦,三葉珍珠草,三支葉,節骨風,解毒草,跌打鼠,
三張葉簡介:三張葉,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三葉香草LysimachiainsignisHemsl.的全草或根。分佈於分佈於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具有祛風通絡,行氣活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腫痛。
三張葉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行氣活血。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腫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品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酒調敷。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疏風通絡,平肝。”
2、《文山中草藥》:“祛風除濕,舒筋活血。”
三張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風濕腰痛:三張葉全株30-60g。泡酒500ml,3d後,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5-10ml。(《雲南中草藥》)
2、治高血壓頭昏:鮮三張葉全株15-30g。煎水頻飲。(《雲南中草藥》)
3、治黃疸型肝炎:三張葉全株15-30g。紅糖為引,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4、治虛勞咳嗽,胃腸寒痛,風濕骨痛:三塊瓦根6-9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5、治跌打腫痛,骨折:三塊瓦根9-12g,水煎服;並用鮮全草搗爛,或用全草研粉調酒炒熱,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附註
《四川中藥志》將酢漿草科植物山酢漿草的全草或根,也命名為“三塊瓦”,其性味,功效與本品不同,不可混用。三張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曬幹或鮮用。三張葉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常彎曲,長5-15cm或更長,直徑2-5mm。表面較平滑,淡紅褐色,有眾多棕紅色小斑點,並有稀疏的細根痕。質脆,易折斷,斷時有粉塵。斷面皮部較木部厚,類白色,易與木部分離;木部淡黃色。氣無,味微辣。三張葉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報春花科植物三葉香草。形態特征
三葉香草:又名三葉排草。 多年生草本。全株平滑無毛。根圓柱形,肉質,表面赤褐色。莖直立,高50-80cm,表面灰綠色,有細縱紋。葉通常3枚輪生莖端,葉柄短,長約5mm,上面有細縱紋;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20cm,寬5-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微呈波狀,兩面葉脈明顯。總狀花序側生於莖上,長6-9cm,多數,每一花序通常具3-10花,花梗長6-10mm;苞片條狀鉆形,長約3mm;花萼5-6裂,裂片卵形,長約2mm,兩面均有無柄腺體,內面尤密;花冠白色或黃色,徑約1cm,5深裂至基部,近分離,裂片狹長圓形,長約6mm;雄蕊5,花絲極短,花藥長約4mm,頂孔開裂;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線形,柱頭頭狀或平截,先端有棕色斑點。蒴果球形,白色,直徑約5mm。種子細小,棕紅色。花期5-6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潮濕的雜草及灌木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