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根
来源:74U閱讀網
野黃瓜別名:
野黃瓜簡介:野黃瓜,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縱肋人字果Dichocarpumfargesii(Franch.)W.T.WangetHsiao的全草。分佈於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具有健脾化濕,清熱明目之功效。用於消化不良,風火赤眼,無名腫毒。
野黃瓜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化濕,清熱明目。主治
用於消化不良,風火赤眼,無名腫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健脾利濕,主治消化不良。”野黃瓜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消化不良:野黃瓜15-30g。煨水,當茶飲。
2、治火眼:野黃瓜搗絨,敷眼部。(1-2方出自《貴州草藥》)
野黃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集,洗凈,曬幹。野黃瓜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毛茛科植物縱肋人字果。形態特征
縱肋人字果又名:傢莫裡。植物全體無毛。莖高14-35厘米,中部以上分枝。根狀莖粗而不明顯,生多數須根。葉基生及莖生,基生葉少數,具長柄,為一回三出復葉;葉片草質,輪廓卵圓形,寬1.8-3.5厘米;中央指片腎形或扇形,長5-12毫米,寬7-16毫米,頂端具5淺牙齒,牙齒頂端微凹,葉脈明顯,側生指片輪廓斜卵形,具2枚不等大的小葉,上面小葉斜倒卵形,長6-14毫米,寬4-10毫米,下面小葉卵圓形,長及寬均5-9毫米;葉柄長3-8厘米,基部具鞘;莖生葉似基生葉,漸變小,對生,最下面一對的葉柄長2厘米。花小,直徑6-7.5毫米;苞片無柄,三全裂;花梗纖細,長1-3.5厘米;萼片白色,倒卵狀橢圓形,長4-5毫米,頂端鈍;花瓣金黃色,長約為萼片之半,瓣片近圓形,中部合生成漏鬥狀,頂端近截形或近圓形,下面有細長的爪;雄蕊10,花藥寬橢圓形,黃白色,長約0.3毫米,花絲長3-4毫米,中部微變寬。蓇葖線形,長1.2-1.5厘米,頂端急尖,喙極短而不明顯;種子約9粒,橢圓球形,長1.5-1.8毫米,具縱肋。5-6月開花,7月結果。分佈區域
分佈於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300-1600m的山谷陰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