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麂子草

麂子草

麂子草別名:柄葉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盜汗草,白佈草,虱子草,

麂子草簡介:麂子草,中藥材名。本品為石杉科植物華南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名Phlegmariurusfordii(Bak.)Ching[LycopodiumfordiiBak.]采收和儲藏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凈雜質、泥土,曬幹。功能主治為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關節腫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咳喘;熱淋;毒蛇咬傷。

麂子草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主治

主關節腫痛;四肢麻木;跌打損傷;咳喘;熱淋;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化學成分

全草含三萜類:千層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千層塔三醇(tohogenol),千層塔烯三醇(serratriol),二表-千層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21-表千層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生物堿:石松靈堿(lycodoline),馬尾杉任堿(phlegmariurine)A、B、C、M及福地明(fordimine)。

麂子草植物學信息

形態特征

附生植物,莖柔軟下垂,長20-30cm,多回二叉分枝。葉革質,螺旋狀排列,基部扭曲而呈2列狀;葉片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1.5cm,寬3-4mm,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全緣;主脈明顯。孢子囊穗較營養葉部分略細瘦,頂生;孢子葉橢圓形或披針形,長4-6mm,寬約1mm,基部楔形,先端漸尖,全緣;孢子囊生於孢子葉腋,圓腎形,黃色。

分佈區域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低山常綠闊葉林區,附生在樹幹或巖壁上。

規模經濟  秦宮  杏花嶺區  邑廟街院區  鹽荔枝核  芬皇寺  韓媽媽和她  飛行員的妻  已婚者  阿賽  說客  十三陵  後葛村  壞中尉  簡裝男神  東慈亭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