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大葉井口邊草

大葉井口邊草

大葉井口邊草別名:井邊草,鳳尾草,線雞尾,大葉鳳尾蕨,狼牙草,

大葉井口邊草簡介:大葉井口邊草,中藥材名。本品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大葉井口邊草PterisnervosaThunb.P.creticaauct.Non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幹。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用於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腎炎水腫;外用治燒燙傷。

大葉井口邊草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主治

用於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腎炎水腫;外用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或曬幹研粉敷患處。

化學成分

根狀莖含雙萜苷:大葉井口邊草甙A(creticosideA),大葉井口邊草甙B(creticosideB),大葉井口邊草甙C(creticosideC)及大葉井口邊草甙D(creticosideD)。

大葉井口邊草植物學信息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達100厘米。根莖柱狀橫走,被濃褐色條狀披針形鱗片。葉多數叢生,葉柄長20~40厘米,羽狀復葉二型:營養葉卵圓形,長達40厘米,寬達25厘米;羽片2~6對,最下部羽片有柄,基部常分裂成2條形裂片,羽片條狀披針形,長10~25厘米,寬10~20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窄,邊緣有刺狀鋸齒,側脈稍橫而平行,細而密,單一或叉分;孢子葉與營養葉相似但較窄,全緣,僅近先端有細齒。袍子囊群生氏羽片邊緣至近先端而上;囊群蓋窄長,灰色,膜質。

分佈區域

分佈於陜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省。

生長環境

生於陰濕地帶及水井旁、石隙中。

高跟鞋  王岐山  私營經濟  徽山  曹朱宮邊  白沙侖  尺澤  龍潭路  官員  上田  市胸科  自信  歡樂英雄  歡同  擺渡人  榕中老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