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半邊蓮
来源:74U閱讀網
拳參別名:紫參,牡蒙,眾戎,音腹,疙瘩參,銅羅,蝦參,拳頭參,澀疙瘩,
拳參簡介:拳參,中藥名。為蓼科蓼屬植物拳參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幹燥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息風的功效。主治癰腫瘰癧,毒蛇咬傷,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熱瀉熱痢,血熱出血,利濕。
拳參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息風。主治
1、癰腫瘰癧,毒蛇咬傷:本品苦泄寒涼,能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消腫散結,故常用本品搗爛敷於患處,或煎湯外洗。
2、熱病神昏,驚癇抽搐:本品苦寒入肝,鎮驚息風。
3、熱瀉熱痢:本品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涼血止痢,且兼澀腸止瀉之功。
4、血熱出血:本品苦而微寒,入肝經血分而能涼血止血。
5、本品還能利濕,也可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證。
6、西醫診為皮膚化膿性感染、頸部淋巴結核、毒蛇咬傷、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熱毒內盛者,腦炎、腦膜炎等屬於肝風內動者,呼吸、消化、泌尿系統疾病引起的出血屬於血熱妄行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4.5-9g。外用:適量。註意事項
無實火熱毒者不宜使用。陰證瘡瘍患者忌服。
化學成分
拳參根莖含鞣質、淀粉、糖類及果酸、樹膠、黏液質、蒽釀衍生物、樹脂等。鞣質中有可水解鞣質和縮合鞣質,尚含有沒食子酸、鞣花酸。另含β-谷甾醇的異構體和葡萄糖等。
藥理作用
拳參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並能抑制動物移植性腫瘤的生長。外用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相關論述
《本草圖經》:“搗末,淋渫腫氣。”
拳參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瘡癰腫痛、瘰癧、濤瘡、水火燙傷、毒蛇咬傷等證,常用本品搗爛敷於患處,或煎湯外洗,亦可配其他清熱解毒藥同用。
2、治熱病高熱神昏,驚癇抽搐以及破傷風等,與鉤藤、全蠍、僵蠶、牛黃等配伍。
3、治療赤痢膿血,可單獨制成片劑使用;濕熱泄瀉可配銀花炭、白頭翁、秦皮及黃連等同用。
鑒別用藥
重樓與拳參:兩藥均苦涼歸肝經,功能清熱解毒,治癰腫瘡毒、瘰癧及毒蛇咬傷。然重樓源於百合科而有小毒,又善消腫定痛、涼肝定驚,常治腮喉痹、跌打損傷、小兒驚風。拳參源於蓼科而無毒,又能涼血止痢利濕,可治口瘡、熱毒血痢、水腫、小便不利。相關藥品
復方拳參片、痢瀉靈片、速效止瀉膠囊、膽莢片。相關方劑
拳參湯(《聖惠方》)。
拳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初發芽時或秋季莖葉將枯萎時采挖,除去泥沙,幹燥,去須根。拳參保存方法
置通風幹燥處,防黴,防蛀。拳參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淡棕紅色。木栓細胞多角形,含棕紅色物。草酸鈣簇晶甚多,直徑15-65μm。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0-55μm,亦有網紋導管和螺紋導管。纖維長梭形,直徑10-20μm,壁較厚,木化,孔溝明顯。淀粉粒單粒橢圓形、卵形或類圓形,直徑5-12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拳參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氨蒸氣中熏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根莖呈扁長條形或扁圓柱形,彎曲成蝦狀,兩端略尖,或一端漸細,有的對卷彎曲,長6-13cm,直徑1-2.5cm。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體密具粗環紋,有殘留須根或根痕。質硬,斷面近腎形淺棕紅色或棕紅色,維管束呈黃白色點狀,排列成斷續環狀。無臭,味苦、澀。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圓形或腎形薄片。表面淺棕色至棕紅色,近邊緣有環狀排列的黃棕色小點(維管束)。周邊紫褐色或紫黑色,質堅硬。氣微,味苦、澀。
常見偽品
偽品:
重樓(草河車、蚤休):為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ith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幹燥根莖。根莖呈類圓錐形,長3-7cm,直徑1-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全體密生粗環紋,上面結節明顯,具橢圓形凹陷莖痕,下面有稀疏須根及須根痕,頂端有時可見莖殘基及鱗葉。質堅硬,易折斷,折斷面粉質,略角質狀,灰白色或淺棕色。氣微,味苦。
拳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蓼科蓼屬植物拳參。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直徑1-3cm,彎曲,黑褐色。莖直立,高50-90cm,不分枝,無毛,通常2-3條自根狀莖發出。基生葉寬披針形或狹卵形,紙質,長4-18cm,寬2-5cm;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沿葉柄下延成翅,兩面無毛或下面被短柔毛,邊緣外卷,微呈波狀,葉柄長10-20cm;莖生葉披針形或線形,無柄;托葉筒狀,膜質,下部綠色,上部褐色,頂端偏斜,開裂至中部,無緣毛。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長4-9cm,直徑0.8-1.2cm,緊密;苞片卵形,頂端漸尖,膜質,淡褐色,中脈明顯,每苞片內含3-4朵花;花梗細弱,開展,長5-7mm,比苞片長;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2-3mm;雄蕊8,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橢圓形,兩端尖,褐色,有光澤,長約3.5mm,稍長於宿存的花被。花期6-7月,果期8-9月。分佈區域
分佈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陜西、寧夏、甘肅、新疆等地。道地產區
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主產於東北、華北、山東、江蘇及湖北等地。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山頂草甸,海拔800-3000m。生長見習
喜涼爽氣候,耐寒、耐旱。宜選向陽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石灰質壤土栽種。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分根繁殖。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北方4月上旬條播,行距30-4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0.3-1cm,當苗高3-6cm時,按株距15-30cm間苗,也可育苗移栽。
2、分根繁殖:秋季或春季萌芽前,挖出根狀莖,每株可分成2-3株,按行距30-45cm,株距30cm栽種,覆土,壓實。春栽2-3星期萌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