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食材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浙地黃

浙地黃

浙地黃別名:紫花地黃,鮮生地,蜜糖罐,野鮮地黃,天芥菜,秦氏地黃,

浙地黃簡介:浙地黃,中藥名。為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天目地黃RehmanniachingiiLi的根狀莖。植物天目地黃,分佈於我國安徽、浙江。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主治溫熱病高熱煩躁,吐血衄血,口幹,咽喉腫痛,中耳炎,燙傷。

浙地黃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主治

溫熱病高熱煩躁,吐血衄血,口幹,咽喉腫痛,中耳炎,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30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搗汁滴耳。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涼血。主治鼻衄,熱病口幹,中耳炎。”

2、《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涼血,潤燥生津。主治高熱煩躁,熱病口幹,血熱吐衄,咽喉腫痛;外治中耳炎,燙傷。”

浙地黃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鼻衄,鮮天目地黃根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中耳炎,鮮天目地黃根適量。搗汁滴耳。(《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燙傷,天目地黃根研細粉,菜油調敷傷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浙地黃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

浙地黃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天目地黃。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被多細胞長柔毛。根莖肉質,黃褐色。莖單出或基部分枝。基生葉呈蓮座狀排列,葉片橢圓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紙質,兩面疏被白色柔毛,邊緣具不規則圓齒或粗鋸齒,先端鈍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漸收縮成長2-7厘米的具翅的柄;莖生葉外形與基生葉相似,向上漸變小。花單生;花梗長1-4厘米,彎曲上升,與萼同被長柔毛及腺毛;萼齒5,披針形,先端略尖,後方3枚稍長;花冠紫紅色,長5-7厘米,外被長柔毛,上唇裂片長卵形,先端略尖,下唇裂片長橢圓形,中間裂片較大;雄蕊後方1對稍短,花絲基部被短腺毛,前方一對稍長,花絲無毛;藥室長圓形,基部叉開成一直線;花柱先端擴大,先端尖或鈍圓。蒴果卵形,長1.4厘米,具宿存的花萼及花柱。種子多數,卵形,具網眼。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中。

風景線  望星谷  下壩頭  縱隔囊腫  手術前  萎黃病  草園街  嫩模圈  興州雅居  膠萊河  南溫  東馨佳苑  南充縣  北趙  多花黑麥草  燕雀湖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