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張伯聲 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創始人

張伯聲 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創始人

中文名:張伯聲

別名:張譎駿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南滎陽

出生日期:19030623

逝世日期:19940404下午5時在西安逝世

職業:地質學傢、教育傢

畢業院校: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現河南大學)

信仰:中國共產黨

主要成就:中國地質學界五大構造學派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譽“世界地質科學園裡的奇葩”

1903年6月23日,出生於河南滎陽。張伯聲的祖父半農半商。父輩兄弟五人,除三叔隨祖父經商外,其餘都以教師為業,兼事農耕。父親張銘宸,為河南省議員,南陽中學監督;母親楊氏,終生為農。張伯聲為長子,有兩個弟弟。他幼年就學於農村,經常參與農事,深知農民疾苦,受當時新思潮影響,決心學好西方科學技術,為民眾服務。 

1913年,進滎陽縣城高小學習,喜愛自然地理。 

1917年考取開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同年進北京清華學校學習。 

1917年,14歲時考入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現河南大學)二次英文科,他在這裡學習兩年,一貫刻苦用功,英語教師吳憶魯贊揚他的求學精神“堪為楷模”。

1919年,他被學校破格選送清華學校深造。

1926年被保送赴美留學。先在威斯康辛大學化學系學習,後又轉入芝加哥大學。 

1928年獲化學學士學位後,又考入芝加哥大學地質研究部。隨後又轉入斯坦福大學地質系研究部,在地層古生物學方面得以深造。1930年回國。同年,到焦作工學院任地質學教授。 

1929年,張伯聲轉入斯坦佛大學地質系研究部,受到地質學傢維裡斯教授、佈萊克衛爾德教授的精心指導和親切教誨,學業大有長進。

1930年5月,張伯聲因傢事被迫中斷學業回國。

1930年,被聘為焦作工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 地質、巖礦學教授。

1931年,被聘為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

西南交通大學

)教授。

1932年,被母校河南大學聘為理學院教授,講授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和巖石學等課程。他在母校任教時間僅1年,但他教學認真、重視實踐的科學態度卻給師生留下瞭十分深刻的印象。

1933年,張伯聲被聘為天津北洋工學院教授。

1933年任河南大學教授。1936年任北洋工學院教授。 

1937年,“七·七”抗戰爆發後,他跟隨北洋工學院內遷西安,到由平、津各大學聯合組成的西安臨時大學任教。

1938年,被聘為西北大學教授,次年兼任西北大學地質系主任。

1939年,任國立西北工學院【1938.07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

工學院、

焦作工學院

(現中國礦業大學)、東北大學工學院合並組成 】教授。

1942年,他參加民主黨派“九三學社”,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深惡痛絕。

1949年,新中國誕生後,他被政務院任命為西北大學理學院院長。

1950年,張伯聲參加豫西地質礦產考察時,他在中嶽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下面小溝中,發現深變質的太古代雜巖和元古代古英巖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面,遂進行瞭認真觀察描述,並把該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地殼運動命名為“嵩陽運動”。他還測制瞭剖面,將“嵩陽運動”界面以下地層稱為“登封雜巖”,以上地層又分為“嵩山石英巖”和“五指嶺片巖”。“嵩陽運動”、“登封群”、“嵩山群”、“五指嶺組”等名稱一直為地質界所沿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嵩陽運動”界面是在中國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層間首次發現並報道的不整合界面。

1956年,任西北大學副校長,並光榮參加中國共產黨,實現瞭多年來的心願。

1956年,他調查瞭黃河流域許多盆地,發覺各盆地均有一個黃土分佈地最高線,命名“黃土線”,提出瞭“黃土線”的概念及對黃河河道發育歷史的新看法,發現並論述瞭大量的“一邊翹起、一邊俯傾”的塊斷運動,為黃土水成說提供瞭一個有力地佐證,並研究瞭這種塊斷運動與水系發展的辯證關系和在水義地質、工程地質上的意義。提出瞭相鄰地塊的天平式運動,將鑲嵌構造優先推進到地殼鑲嵌構造與波浪運動學說。

1961年,張伯聲教授因過度勞累,身患高血壓病,西北大學為照顧他的身體健康,決定他從事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工作,但他仍然以高昂的熱情在指導研究生和科學研究方面做出瞭新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後,年過花甲的張伯聲教授竟亦不能幸免,他被誣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關進“牛棚”,多次遭到無情的批判鬥爭,有一段,每月隻能領到24元的生活費。面對這種極不公正的待遇,他沒有氣餒,而是繼續關心西北大學地質系的教學工作和自己規定的科學研究任務,不顧年老體弱和種種議論經常跟隨師生到野外進行教學實踐。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黨集團垮臺後,年逾古稀的張伯聲教授精神煥發,更加積極地投身地質科研事業。又經過兩年的辛勤實踐、理論升華,他終於創建瞭中國大地構造的一個新學派——“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

1994年4月4日下午5時,在西安逝世,享年91歲。

1992年元月,欣然為母校河南大學題辭。

花鱸  業務水平  村九組  銅冶一中  陳塘關  保升  耕讀  管鮑之交  一生所愛  鵝一  伴星  山桃  鵲橋相會  火東  新未來  高絲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