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補闕
来源:74U閱讀網
本名:王禎
別稱:王伯善
所處時代:元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東平(今山東東平)
王禎的傢鄉,在元初已是封建文人薈萃的地方。早在窩闊臺時代,萬戶嚴實就曾經在東平“興學養士”,當時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李謙等都曾在東平先後設帳授徒,培養瞭一批為封建王朝服務的人才,著名的有徐琰、申屠致遠、孟祺等人。其中孟祺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曾任山東西道勸農副使,曾參與編寫過《農桑輯要》一書。王禎可能受其影響而開始接觸農學,他在《王禎農書》中曾引用許多《農桑輯要》的資料。關於王禎的生平活動,有據可查的史料很少,史書有記載的是他做過兩任縣尹。一是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縣(今安徽旌德)縣尹,在職六年;二是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調任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縣尹。王禎恪盡職守,公正無私,勤勉務實,為民辦事。他在旌德縣尹任內,為老百姓辦過許多好事。據《旌德縣志》記載,他生活儉樸,經常將薪俸捐給地方興辦學校,修建橋梁,整修道路,施舍醫藥,教農民種植、樹藝。時人頗有好評,稱贊他“惠民有為”。旌德縣多山,耕地大部分是山地。有一年碰上旱災,眼看禾苗都要旱死,農民心急如焚。王禎看到旌德縣許多河流溪澗有水,想起從傢鄉東平來旌德縣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一種水轉翻車,可以把水提灌到山地裡。王禎立即開動腦筋,畫出圖樣,又召集木工、鐵匠趕制,組織農民抗旱,就這樣,水轉翻車使旌德縣幾萬畝山地的禾苗得救。
王禎繼承瞭傳統的“農本”思想,認為國傢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首要政事就是抓農業生產。無論是在旌德還是永豐任職,王禎勸農工作政績斐然。所采取的方法是,每年規定農民種植桑樹若幹株;對麻、禾、黍等作物,從播種到收獲的方法,都一一加以指導;畫出各種農具圖形,讓百姓仿造試制使用。同時,王禎“以身率先於下”、“親執耒耜,躬務農桑”。在永豐縣尹任內,王禎以獎勵農業和教育為主要任務,經常購買桑樹苗、棉花籽教導農民種植,鼓勵他們種好莊稼。旌德、永豐兩縣民眾對他十分敬重,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