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 抗金名臣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張雲逸
別 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上僚下村
出生日期:1892年8月10日
逝世日期:1974年11月19日
職 業:軍人
畢業院校:廣州黃埔陸軍小學、廣州虎門陸軍速成學校
信 仰:共產主義
張雲逸,1892年8月10日生,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瞭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9年在廣西右江領導武裝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紅軍時期,歷任紅軍第七軍軍長、中央軍委副參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參謀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員、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抗日軍政大學第8分校校長。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校長、中共華東後方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為華東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瞭重要貢獻。
全國解放後,歷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二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任黨的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一屆、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74年11月19日病逝於北京。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張雲逸,原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1892年8月10日生於廣東文昌(今屬海南)頭苑區造福鄉上僚村。7歲時開始讀私塾,12歲轉入本鄉啟明高等小學。
1908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堂第二期,開始接受進步思想。
1909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先後參加過1910年的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的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
1912年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學習,1914年畢業後,被國民黨南方支部派到統治海南島的軍閥龍濟光部秘密從事革命活動,歷任排長、連長。
1921年到粵軍總司令陳炯明部當營長。
1923年從政,任廣東揭陽縣縣長,積極推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
1924年復入粵軍,在許崇智部任旅長。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4軍第25師參謀長。同年10月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6月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成立警衛團時,力薦盧德銘任團長。大革命失敗後,秘密掩護周士第等共產黨員脫險並支持所部參加南昌起義。後脫離第4軍,經香港前往上海,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系。
土地革命
1929年7月被派往南寧,在桂軍做兵運工作,任廣西軍官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兼警備第4大隊大隊長、南寧警備司令,成功地把教導總隊和警備第4大隊這兩支舊式部隊改造成新型人民武裝。同年10月率部前往右江地區,以右江督辦名義積極進行武裝起義準備,消滅企圖阻止起義的警備第3大隊。12月11日,與鄧小平等領導百色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並任軍長。隨後,與政治委員鄧小平率部打退桂系軍閥的反撲,並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右江蘇區。
1930年春為擴大紅軍的政治影響,率部轉戰桂黔邊,攻占榕江城。6月回師右江,經過激烈戰鬥重占百色,恢復並鞏固瞭右江蘇區。10月,根據執行“左”傾路線的中共中央關於紅7軍攻打柳州、桂林進而奪取廣州的指示,與鄧小平等率部北上,轉戰桂黔湘邊。因部隊在攻城戰鬥中損失嚴重,
在1931年1月於全州召開的紅7軍前委會議上,同鄧小平等毅然決定放棄執行攻打大城市的冒險計劃,轉向湘粵邊開展遊擊戰爭,並適時向中央蘇區轉移。2月,部隊東渡樂昌河時遭敵攔截,被分割為東西兩岸各一部。危急時刻,他沉著冷靜地指揮未過河的部隊突破封鎖,急行到樂昌河上遊再渡成功,挺進湘贛蘇區。3月到達湘贛蘇區中心永新城,同湘南獨立師和紅20軍會合。4月任河西總指揮部總指揮,率部攻占永陽鎮。隨後在遂川同先期渡過樂昌河的紅7軍主力會師,改任河西總指揮部參謀長。5月起與總指揮李明瑞率部連克安福、茶陵、安仁、遂川等縣城,有力地配合瞭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7月渡過贛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所部被編入第3軍團建制,並被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授“轉戰千裡”錦旗。在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時,任紅7軍參謀長、軍長。
1932年起歷任中革軍委副參謀長兼作戰局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和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等職,參與研究紅軍的戰略戰術,組織參謀人員擬訂作戰計劃。
1933年11月曾作為中共中央全權代表前往福建,同宣佈起義的國民黨第19路軍建立聯系。
1934年10月長征開始時任紅8軍團參謀長,12月復任中革軍委副參謀長兼作戰局局長,協助軍委領導組織偵察、開路設營、部署軍事行動。到陜北後兼紅一方面軍副參謀長、軍委後方辦事處參謀長,參加瞭直羅鎮、東征、西征等戰役。
1936年12月任中革軍委委員。
1937年3月任紅軍後方司令部代理司令員。曾奉命前往廣州、香港、桂林、福州等地,在國民黨上層軍政人員中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參與領導新四軍的組建和整編。
1938年1月任新四軍參謀長兼第3支隊司令員,率部在皖南開展遊擊戰爭,取得清水潭、馬傢園等戰鬥的勝利。後率部東進,在皖中組建江北遊擊縱隊。
1939年5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和中共前委書記,指揮新四軍第4和第5支隊向皖東發展,挺進淮河以南津浦鐵路東西兩側。
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與劉少奇等一道同國民黨頑軍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反“摩擦”鬥爭。3月,在國民黨頑軍大兵壓境的嚴重情況下,指揮部隊奮起反擊,取得定遠、半塔集戰鬥的勝利,粉碎瞭頑軍的進攻,為建立皖東抗日根據地創造瞭條件。6月、9月,又相繼粉碎日偽軍夏季和秋季“掃蕩”,鞏固並發展瞭皖東根據地。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淮南軍區司令員、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校長等職,堅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鞏固津浦路東、堅持津浦路西的指示,領導根據地軍民同日偽軍和國民黨頑軍的軍事進攻、政治破壞、經濟封鎖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度過瞭華中敵後抗戰最艱苦的歲月。
1943年1月專任新四軍副軍長,協助陳毅指揮鹽阜區反“掃蕩”和山子頭戰役。11月陳毅赴延安後,主持新四軍軍事工作。
1944年夏以新四軍第4師主力執行西進任務,基本收復豫皖蘇邊區根據地。爾後又以第1師主力執行南下任務,開辟蘇浙皖邊抗日根據地。
1945年指揮所部對日偽軍實施戰略大反攻,占領數十座縣城和廣大農村地區,使華中各根據地基本連成一片,為爾後反擊國民黨軍進攻創造瞭有利條件。
解放戰爭
日本投降後,根據中共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組織領導瞭新四軍北撤工作,並參與指揮兩淮戰役和津浦路阻擊戰,遲滯國民黨軍北上。
1946年1月任新四軍第一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1月組織膠東、魯中軍區部隊實施平安戰役,殲敵1.5萬餘人,粉碎國民黨軍占領膠東解放區的企圖。
1947年2月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指揮軍區地方武裝配合主力部隊作戰,粉碎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8月兼任中共華東後方工作委員會書記,領導華東後方軍民精簡整編、厲行節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前線。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中,組織動員上百萬民工用小推車將數億斤糧食和大量作戰物資運往前線,保證瞭戰役的順利進行。
建國以後
1949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二書記、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兼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領導廣西軍民清剿國民黨股匪、鎮壓反革命勢力、穩定社會秩序、恢復各項建設事業。
1952年後,因體弱多病,相繼辭去領導職務。是中共第七至第十屆中央委員,第一至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1955)。軍事傢。
1955年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74年11月19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