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趙貞吉 南宋右丞相趙雄之後

趙貞吉 南宋右丞相趙雄之後

本 名:趙貞吉

別 稱:趙文肅

字 號:字孟靜號大洲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明人(漢族)

出生地:四川內江桐梓壩

主要作品:《趙文肅公文集》

主要成就:明穆宗時入閣參與促成“俺答封貢”

趙貞吉於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2月16日)出生於四川內江桐梓壩,六歲時隨祖父趙文傑於武功縣讀書,每日能讀一卷書。年幼時與其弟趙蒙吉自相師友,互進其學,十五歲讀王守仁《傳習錄》,驚曰: “予固疑物理之遠於本也,今獲所歸矣。”(我本來懷疑萬物的規律是遠離本心的,現在才知道真正的歸向。)欲往從王守仁治學,父母不許,遂遍誦六經自求之。十九歲習靜般若寺,自號洞巾道人,適逢首輔楊廷和因大禮議之事惹怒明世宗朱厚熜,被罷職歸鄉,趙貞吉慨然興嘆: “孟子賢人也,孔子志夢周公,孟子志行王道,俱欲見諸行事,豈僅取為我忘情斯世哉!”遂立志學以致用,經邦濟世,於是復攻舉子業。嘉靖七年(1528年),二十一歲的趙貞吉中四川省鄉試第四, 《易經》房魁,為舉人,率領本鄉赴試者一同去新都拜謁楊廷和,楊廷和評價他說:“是將為社稷器,吾兒慎(指楊慎)弗逮也。”嘉靖八年(1529年),下第歸鄉,會其母餘太夫人故去。同年,王守仁、楊廷和相繼過世,趙貞吉感於人世飄忽若是,遂兼修出世業,復習靜古剎,“不櫛沐解衣者數年”。(胡直·《少保趙文肅公傳》)

嘉靖十四年(1535年),趙貞吉二十八歲,其父強令其赴禮闈參加會試、殿試,中乙未科進士,都察院左都禦史王廷相稱贊他的對策文章,可與漢朝賈誼的《治安策》相媲美(都禦使王公廷相撫其卷曰:“雖《治安策》弗能絕也。” )。內閣擬一甲第二名,朱厚熜嫌其語直,批:“略泛而滯於行。”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後悔瞭,於是首先選他為庶吉士,特旨留館,讀書中秘。嘉靖十五年(1536年),授翰林院編修。嘉靖十七年(1538年),趙貞吉因感朱厚熜初即位時銳意改革,去除積弊,而近年沉迷方術,朝政荒疏,於是上《乞求真儒疏》,但惹惱瞭執政者,因於是年秋請假歸鄉治學。 嘉靖二十年(1541年),西北邊地不寧,以副使身份隨隆平侯張偉出使蘭州,行持節冊封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趙貞吉出教司禮監,並同修《會典》,充會試同考官。又升為右春坊右司允,管國子司業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進兵南下擄掠,直逼京師,謾書求貢,史稱“庚戌之變”,朱厚熜召百官廷議,日中莫出一言,隻有趙貞吉奮袖大言:“城下之盟,《春秋》恥之。且既許貢,則賊必入城要索不已,即內外夾攻,胡以禦之?”並當場建言,宣諭諸將,散金犒士,以激勵前線戰事。朱厚熜對其頗為贊賞,並擢升他為左春坊左諭德兼河南道監察禦史,奉敕宣諭諸軍,並賜白金五萬兩,聽隨宜勞賞。因初時廷議罷,趙貞吉盛氣謁見閣臣嚴嵩於西苑值房,嚴嵩辭而不見,趙貞吉遂斥罵門者。適逢趙文華趨入,趙貞吉復斥之,故嚴嵩大恨。及其撰敕時,故意不書令其督戰之語,亦未遣一兵一卒為其護從。時敵騎往來頻繁,趙貞吉獨單騎出城(僅弟趙頤吉從之),先詣總兵仇鸞營,因仇鸞陰與嚴嵩勾結,辭而不受。趙貞吉無奈,次馳入諸將營,宣諭犒士。次日入城復旨,入城前已撰有疏草,復請督戰之權,而仇鸞畏其復至,使人為趙貞吉謄疏,故意拖延。及趙貞吉入,疏不來,獨以宣諭事畢奏上。嚴嵩乘間激朱厚熜怒,謂趙貞吉“漫無區畫”,下之詔獄,廷杖四十(《明世宗實錄》記為杖五十,《明史竊》記載為杖九十),謫廣西慶遠荔波典史。趙貞吉率妻子赴廣西,至祁陽,得廣西督學王敬所(王宗沐)翰諭。趙貞吉病且兩月,計取道永州入粵,過飛雄嶺中瘴,止存皮骨,與妻子相向而泣,是時頗為狼狽,智勇俱困,卒賴王敬所之眷顧,得置於安全之地,抵貶所已是春末夏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被量移為徽州通判。後累遷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光祿寺少卿、右通政、南京光祿寺卿等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趙貞吉聽聞三大殿災,於是寫信給執政嚴嵩,認為不應為瞭修殿而勞苦百姓。他因此惹惱嚴嵩。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趙貞吉的父親趙勣謝世,他聞訃後歸鄉。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因已聞訃歸,遂未到職。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任戶部右侍郎,嚴嵩欲遣其往薊州掌督運糧草之事,趙貞吉以為此事原已有人司職,徒增一職無益於事,故而拒絕,嚴嵩大怒,使人論劾,竟奪官去職。罷官歸鄉後,趙貞吉於內江桂湖街聚眾講學,從者甚眾,並遍遊內江各名勝寺廟,題詩刻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駕崩,趙貞吉痛哭,稱:“先皇知我。”

隆慶元年(1567年),新即位的明穆宗朱載垕起復趙貞吉為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務。八月,朱載垕親臨太學,當時國子祭酒胡傑剛離職,趙貞吉代其處理事務,講《尚書·大禹謨》之《後克艱章》篇。趙貞吉年逾六十,議論侃直,進止有儀,頗受朱載垕關註。朱載垕又見其闡發有旨,音暢儀端,深為感動。不久後,趙貞吉補任經筵日講官,被推舉為南京禮部尚書。隆慶二年(1568年)三月,朱載垕又將趙貞吉留下,當經筵直講。會文武邊臣議,欲招南兵十萬於張傢灣。趙貞吉執意認為不可,當事者悟。復點會試總裁,奉命教吉士,仍充講讀編修,代祭孔子,為皇太子講《唐太宗喻太子章》。隆慶三年(1569年)八月,趙貞吉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同諸閣臣入輔大政,協管詹事府事。隆慶四年(1570年)正月,加太子太保、榮祿大夫,賜蟒袍鸞帶。二月,由首輔李春芳舉薦,兼掌都察院事。會有俺答孫把漢阿吉等入降,趙貞吉力促和議。後因非例考察科道之事與輔臣高拱不協,上疏乞歸,十二月解都察院事。

隆慶五年(1571年)初,致仕歸,蔭一子趙鼎柱為左府都事。抵傢後,門人請設教於聖水寺。三月,隆慶和議成,朱載垕以趙貞吉曾與其議,特蔭其子趙景柱為中書舍人。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朱載垕駕崩,趙貞吉哭臨至水漿不入,因哀毀過度而患嗽疾。萬歷二年(1574年),其弟趙蒙吉謝世,趙貞吉傷弟之先逝,有遲暮之感,乃於是年卜葬地於“寶峰”。萬歷三年(1575年),趙貞吉杜門謝客,不復會講,匯秦漢而下三教遺言,作為內篇曰《經世通》 ,外篇曰《出世通》 ,匯三千年未經折衷之籍,聚為一書,作內外二篇都序。此書尚未撰成,至冬末,嗽疾復作,遂輟編。萬歷四年(1576年)三月十五日(4月13日),趙貞吉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九歲。訃聞抵京師,明神宗朱翊鈞為之輟朝一日,諭祭褒揚,謚號“文肅”,追贈少保。

普拉多  不好吃  瑛蔓  張山南  崔傢疃  墨城安  恒河猴  公主日記  廣信  天符  大富  牙型  荷葉  中田  逍遙丸  汗城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