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幕僚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傅斯年
國籍:中國
出生地:山東聊城
代表作品:《傅孟真先生集》
參考文獻:《稀有天才傅斯年:讀書最樂 鬻書亦樂》《1947年傅斯年炮轟宋子文:現在是“化國為傢”》《傅斯年生平》《傅斯年:走出古城的傳奇人生》
清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十三日(1896年3月26日)生於山東聊城一個舉人之傢,初字夢簪。祖籍江西永豐,先祖傅以漸,是清代順治年間的首任狀元。
傅斯年是北京大學培養出來的,對北大特有感情,在他一生的事業中,對北大也是特有貢獻的。1930年代是北大輝煌的盛世,教授陣營盛極一時,名傢胡適、傅斯年、錢穆、陶希聖、孟森、湯用彤等都是北大教授,陳寅恪等都在北大講課。當時蔣夢麟是北大校長,但推動北大盛世出現的卻是胡適、傅斯年,尤其是傅斯年。蔣夢麟回憶說:“當我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回北京大學時,孟真因為歷史語言研究所搬到北京,也在北京辦公瞭。‘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正在多事之秋,我的參謀就是適之、孟真兩位,事無大小,都就商於兩位。他們兩位代北大請到瞭好多位國內著名的教授,北大在北伐成功以後之復興,他們兩位的功勞實在太大瞭。”
“四·一二”政變發生後,傅斯年寫信給李石曾,表示贊同清黨。
傅斯年逝世後,葬於臺灣大學校園,校內設有希臘式紀念亭傅園及“傅鐘”;其中,“傅鐘”啟用後成為臺灣大學的象征,每節上下課會鐘響二十一聲,因傅斯年曾說過:“一天隻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