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馬相伯
別名:若瑟馬相伯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丹陽
出生日期:1840年4月17日
逝世日期:1939年11月4日
職業:神父、教育傢、愛國人士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創辦復旦公學組建震旦大學
早年經歷
馬相伯祖籍江蘇丹陽,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於丹徒(今鎮江),
其父母均信奉天主教,故襁褓間即受天主教洗禮,成為天主教徒,洗名若瑟,亦作若石。5歲入塾讀書,喜探詢天象運行奧秘。12歲來滬,入法國耶穌會辦聖依納爵公學(後改稱徐匯公學,今徐匯中學),繼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讀法文、拉丁文、希臘文、哲學、神學、數理和天文等學科。清咸豐八年(1858年),全傢從鎮江轉至滬定居。
清同治元年(1862年)入徐傢匯天主教小修院接受兩年的“神修”訓練。後入大修院學哲學和神學。清同治九年(1870年),獲神學博士銜,加入耶穌會,授司鐸神職。同治十三年,調任徐匯公 學校長兼教務,講授經史子集;並兼耶穌會編撰,繼續研究哲學、數理及天文,譯著《數理大全》等書百卷。
其弟馬建忠為著名外交傢。外甥朱志堯為著名實業傢。外甥朱開敏為天主教海門教區主教。
從事洋務
清光緒二年(1876年),因自籌白銀2000兩救濟災民,反遭教會幽禁“省過”,憤而脫離耶穌會還俗(但仍信仰天主教),從事外交和洋務活動,曾先後去日本、朝鮮、美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日本維新、高麗(朝鮮)守舊的對照使他深受啟迪,認識到國傢富強之術,在於提倡科學,興辦實業。因此屢屢上書朝廷獻策,卻都似泥牛入海。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辭官回滬,住佘山,潛心於天文度數的研究和譯著,助其弟馬建忠著《馬氏文通》,隻署文名。他深感“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材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設立學堂為先”,決定毀傢興學。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月),他將自己的全部傢產——松江、青浦等地的三千畝田產,捐獻給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為創辦“中西大學堂”的基金,並立下“捐獻傢產興學字據”,規定該產業供作中西大學建成後的學生助學金。
創建學校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初冬,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發生“墨水瓶事件”,學生集體退學。蔡元培曾介紹部分學生向馬相伯求學。他遂於次年(1903年)租用徐傢匯老天文臺餘屋,以“中西大學堂”的理念,創辦震旦大學院(徐匯區第二中心小學是其舊址),自任院長,二月初三(3月1日)開學(“震旦”為梵文,“中國”之謂,含“東方日出,前途無量”之意)。其創辦的震旦學院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梁啟超曾著文祝賀:“今乃始見我祖國得一完備有條理之私立學校,吾欲狂喜。”親編《拉丁文通》、《致知淺說》等教材親自授課,實行學生自治。肄業於此的學生有於右任、邵力子、李青崖、徐朗西和張鼎丞等名人。在此之前,於右任因諷刺時政,遭清廷緝拿,潛逃至吳淞,馬相伯聞訊,親自駕舟接到校中進行掩護。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耶穌會欲變震旦為教會學校,以讓馬相伯“養病”為由,委任法國神父南從周(Perrin)為總教習,改變辦學方針,另立規章。學生大嘩,摘下校牌,全體退學。馬相伯看到退學學生簽名簿時,老淚縱橫,決意站在學生一邊,並得張謇、嚴復和袁希濤等名流的支持,在江灣另行籌建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於當年中秋節(1905年9月13日)正式開學。馬相伯任校長兼法文教授,聘李登輝任教務長。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耶穌會接辦的震旦大學擬遷址盧傢灣,馬相伯仍以辦學為重,不計前嫌,捐現銀4萬元,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地基8處(當時價值10萬多元),以購置呂班路(今重慶南路)土地100畝,建造新校舍(後來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已於2005年7月18日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並)。
1902年籌建震旦女子文理學院,1952年改名為上海市向明中學。
1906年,馬相伯赴日,在日本學會成立典禮上發表演說勉勵留學生:“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張之洞將此語引為至言,譽他為“中國第一位演說傢。”
辛亥時期
辛亥革命前後,曾在東京任《政聞社》總務員。因其德高望重,孫中山將他聘為南京第一任市長,此時他已七十高齡瞭。沒過多久,南京撤銷設市。 馬相伯轉任江蘇都督府內務司長並代理都督
,在北京曾代理北京大學校長,任北京政府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平政院平政等職。在這期間, 曾與章太炎、梁啟超等發起創辦“函夏考文苑”,與英華(字斂之。後為輔仁大學校長)創辦輔仁社(即後來的輔仁大學)和培根女校。民國3年(1914年),馬相伯子君遠病故,學生們鑒於馬公毀傢興學,傢無餘資,遂籌集萬元為其寡媳、幼孫作教養費,馬相伯卻托人將該款移作啟明女子中學(今第四中學)教育經費。袁世凱稱帝後,他痛加抨擊,認為“天下之大盜,莫大於君主”。民國6年(1917年)南歸,隱居徐傢匯土山灣(後名其居所為綠野堂、樂善堂),著書談道,不問世事。
1925年,羅馬教廷在中國創辦北京公教大學,次年改稱輔仁大學。馬相伯參與其事,貢獻良多。他寄語輔仁大學:“齊驅歐美,或更駕而上之。”
抗日戰爭
“九·一八”事變時,馬相伯已屆91高齡。他深感國難深重,為救亡呼號奔走,發表《為日禍告國人書》,主張“立息內爭,共禦外侮”。他親自揮毫作榜書、對聯義賣,共得10萬元,全部支援抗日義勇軍。他先後發起組織江蘇國難會、不忍人會、中國國難救濟會和全國各界救國會等愛國救亡團體,被公認為救國領袖、愛國老人。在他傢裡召開救國會第二次執委會時,他特地寫瞭“恥莫大於亡國,戰雖死亦猶生”聯語,與與會者共勉。
晚年時光
自1932年11月起,他連續四個月發表瞭12次國難廣播演說。
民國26年(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日本侵略軍逼近南京,馮玉祥、李宗仁勸馬相伯移居桂林風洞山。次年,應於右任請,入滇、蜀,道經越南諒山,因病留居。民國28年(1939年)是他百歲誕辰,4月6日全國各地和有關團體都舉行遙祝百齡典禮。國民政府對他頒發褒獎令,中共中央特致賀電,稱他為“國傢之光,人類之瑞”。他給上海復旦同學會的親筆信有“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老朽何為,流離異域。正愧無德無功,每嫌多壽多辱!”語。他以前方將士浴血抗戰勞苦為念,把各方贈與的壽儀移作犒慰傷兵 之用。還被任命為國民黨政府委員。他在病重時,憂國憂時之情更深。他說:“我隻是一隻狗,隻會叫,叫瞭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10月20日,他得知湘北大捷,興奮異常,夜不能寢,病勢加劇,11月4日溘然長逝。噩耗傳出,舉國哀悼。遺有《馬相伯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