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權德輿 唐朝文學傢宰相

權德輿 唐朝文學傢宰相

本 名:權德輿

別 稱:權文公、權三兄、權少監

字 號:字載之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天水略陽

主要作品:《玉臺體》《權載之文集》

主要成就:掌制誥九年位列宰輔

官 職:禮部尚書、同平章事等

爵 位:扶風郡公

權德輿為天水略陽人,後徙居潤州丹徒。其傢世源遠,自十二世祖前秦仆射安邱公權翼以來,數代為宦。父親權皋,曾為安祿山的幕僚,“安史之亂”爆發前,他當機立斷,以逃離叛逆的義勇行為而受到時人的稱贊。權德輿就出生在這樣祖德清明傢風雅正的仕宦傢庭。

權德輿自幼聰明好學,“三歲知變四聲,四歲能為詩”。十五歲有文章數百篇,開始有瞭名氣。

建中元年(780年),受辟為淮南黜陟使韓洄從事,官試秘書省校書郎。同年改任試右金吾衛兵曹參軍。先為杜佑淮南水陸運環衛掾曹,繼為汴東水陸運鹽鐵祖庸使包佶從事。

貞元二年(786年),以大理評事、攝監察禦史充任江西觀察使李兼的判官。

貞元八年(792年),入朝為太常博士,“朝士以得人相愛”,遷左補闕。當時,關東、淮南、浙西二十餘州縣發生大水,毀壞瞭良田和房屋,沖走瞭人傢,他立即建議德宗皇帝派遣能幹的使臣趕赴災區,救濟災民,並提出“賦取於人,不若藏於人亡為固”的主張,以減輕災區人民的賦稅。同年七月,司農少卿裴延齡因巧幸恃寵,判度支,兼管國傢財政收支。針對此情況,權德輿不顧個人的安危,先後兩次上疏唐德宗,義正詞嚴,直言不諱地反對裴延齡任職,陳述度支要職,個人必須慎重。

貞元十年(794年),任起居舍人兼知制誥。後歷駕部員外郎、司勛郎中、中書舍人,均掌誥命。

貞元十八年(802年),以中書舍人典貢士,後拜禮部侍郎,轉兵、戶、吏三曹侍郞、太子賓客,遷太常卿。此期間,他大力選拔人才,主張“育才造士為國之本”,他“舉賢類能”,不管門第等級,隻要有德,一律任用,並反對徇私舞弊。他曾三次典士舉,凡“舉士於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佈衣不用;既不可信,雖大官勢人交言,一不以綴意”。在他的主持下,發現和造就瞭不少有用之才,“前後考第進士及庭所策士,唾相躡為宰相、達官與公相先後,其餘佈處臺閣外府,凡百餘人”。

永貞元年(805年)七月,改戶部侍郎。

唐憲宗元和(806年—820年)初年,歷任兵部、吏部侍郎,因事被改授太子賓客,又拜兵部侍郎、太常卿等職。

元和五年(810年),權德輿以“陳說謀略多中”,自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參與朝政。他為政以寬厚為本。

權德輿任相的次年,李吉甫和李絳又先後被拜為宰相。兩人常為政事在憲宗面前爭論。每當此時,權德輿總不表態,並因此而受到朝臣的指責,也引起瞭憲宗的不滿。元和八年(813年)正月,權德輿被罷去宰相職務,任禮部尚書。旋即以檢校吏部尚書任東都留守,又拜太常卿,轉任刑部尚書。

元和十一年(816年),又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後因病求還,元和十三年(818年)八月二十七日(9月30日) ,權德輿在入朝途中於漢中洋縣紙坊去世,享年六十歲。 [13] 朝廷追贈左仆射,謚號“文”。後人稱為權文公。

令正  有劇本  苗匠  河津市  標二村  柳村  關聯性  宅男  村新八隊  林珝  散見  韶光荏苒  絲竹  用戶名  買東西  藝術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