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安維峻 清代著名的諫官

安維峻 清代著名的諫官

本名:安維峻

別稱:隴上鐵漢

字號:字曉峰自號西山逆叟又號槃阿道人

所處時代:清朝末年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甘肅秦安

出生時間:1854年

去世時間:1925年

主要作品:總纂《甘肅新通志》著有《諫垣存稿》《望雲山房詩集》等

主要成就:清代著名諫官

安維峻二十二歲中舉人,光緒六年 ( 一八八○年 ) 二十七歲中庚辰科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後授編修。他一生氣質清廉,品性耿直,不阿權貴,不結朋黨,仕途不暢。直到光緒十九年十月,才調任都察院福建道監察禦史 ( 六品京官 )。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前夕,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入侵,清王朝內部發生瞭嚴重的分歧。光緒皇帝主戰,慈禧太後主和,鬥爭很激烈。當時掌管軍政外交大權的直隸總督李鴻章是慈禧太後的主要支持者,主和派的中心人物。安維峻面對國傢民族危亡,出於憂國憂民,不顧個人安危,與投降派展開瞭堅決的鬥爭。他以都察院福建道禦史諫官的合法地位,在十四個月的任職內接連給清政府' 上呈奏疏六十五道,直接呈奏光緒皇帝的有六十三道。他對嚴重的民族危機,不顧個人安危,義正辭嚴地抨擊瞭慈禧太後、李鴻章等主和派賣國投降的罪行。特別是光緒三十年 ( 一八九四年十二月,奏請光緒皇帝《請誅李鴻章疏》,憂國憂民,激昂慷慨、激動人心,聲震天下。這份奏章中,列數瞭李鴻章禍國殃民的罪行,斥責李鴻章平日挾外洋以自重,當倭寇來犯時,『其不欲戰,固系隱情』,甚至『接濟倭賊煤米軍火,日夜望倭賊之來聞勝則怒氣而對我軍之糧餉火器,則『故意勒扣之』; 『

有言戰者,動遭呵斥,聞敗則喜,聞勝則怒

』正氣凜然地提出:殺李鴻章以振奮人心 ! 他泣淚陳詞' 義正辭嚴地指責瞭慈禧太後聽信賣國奸臣李鴻章與太監李蓮英幹預朝政、專權誤國的醜惡行徑。他說 : 『皇太後既歸政皇上矣,若猶遇事牽制,將何以上對祖宗,下對天下臣民 』又說:『至李蓮英是何人斯,敢幹政事乎? 如果屬實,律以祖宗法制,豈可復容 』一針見血地指出瞭慈禧牽制光緒皇帝行使國傢政權的隱私。他還說天下,如是而將士有不奮興,賊人有不破滅者,即請斬臣,以正妄言之罪』。

安維峻的這道奏章,震驚瞭當時的朝野。慈禧閱後,勃然大怒,立下諭將安維峻交刑部嚴加懲處。光緒皇帝惟恐慈禧太後借此大興豐獄,大開殺戒,殺害主戰派的愛國志士,有意保護安維峻,但又愛莫能助,便在當日果斷地以皇帝身份頒發瞭一道聖旨:『近因時事多艱,凡遇言官論奏,無不虛衷容納,即或措詞失當,亦不加以譴責。其有軍國緊要事件,必仰承皇太後部訓遵行,此皆聯恪恭求治之誠心,臣民早應共諒。乃本日禦史安維峻呈進封奏,托諸傳聞,竟有皇太後遇事牽制,何以對祖宗天下之語,肆口妄言,毫無忌憚 ! 若不嚴行懲辦,恐開離間之階端。安維峻著即革職,發往軍臺贖罪,以示傲戒,欽此。』光緒皇帝這道聖旨,顯然是為營救安維峻的生命。但他又怕慈禧加責袒護之罪,便立即召集大臣共同商議,把處分安維峻的決寇奏請皇太後定案。慈禧太後聞奏後大怒說:『即此足瞭事耶 毋乃己輕 ! 』這時恭親王奕䜣 (道光皇帝第六子,光緒皇帝的伯父 ) 跪奏說:『本朝一一一百年,從未殺諫臣,乞太後原之。』經諸大臣奏勸,太後怒意『始為稍解』。這才決定將安維峻革職發往張傢口軍臺,效力贖罪,始免除瞭安維峻的殺身之禍。

有關處理安維峻的經過,本屬宮廷內部事件。孫主喧《忘山廬日記》有載,光緒二十年十一一月初五日記雲 :『新吾言:安曉峰事,天子實為援手。蓋上見其奏大驚,急召見大臣,擬旨畢,始並其奏呈太後覽……』這壁的『新五口氣即兩廣總督李瀚章之於李經畝。李瀚章為李鴻章之胞兄,與孫寶後一皆系至親。光緒帝保護安維峻一事,本是宮廷內部之事,外人無從得知。但李經餘自由於社會關系特殊,竟獲悉事件內情,並透露給孫寶喧,孫復寫入日記,因此得以流傳。安維峻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冒死直諫,舍己為國的正義行動,獲得瞭圭大夫及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與同情。梁啟超將安維峻被革職充軍事件稱之為『

西後剪除皇上羽翼第一事也

』。《清史稿·安維峻傳》載:『維峻以言獲罪,直聲震中外,人多榮之。訪問者萃於門,錢送者塞於道,或贈以言,或資以陽州,車馬飲食,眾皆為供應。抵戍所,都統以下比白敬以客禮,聘主講掄才書院。』在他被滴貶離京臨行時,京都好友,特地選擇瞭楊繼盛故宅松簡庵為他錢行,流涕相送。士大夫們還作畫、作序、作詩奉贈送行。有一友人贈聯雲:『一不學金人,斯為鐵漢; 暫留西域,終討北洋。』烏裡雅蘇臺參贊大臣志銳 ( 伯愚 ) 特於刻『隴上鐵漢』印章一枚相贈。從此,『隴上鐵漢』遂傳遍全國。

安維峻離京時,京師著名俠客『鐵胳膊王五』 ( 名王子斌,別號大刀王五) 等人,主動親來保鏢,並奉贈車馬行資。甘肅赴京參加會試的侯乙青、李叔堅 ( 於鍇 ) 親自護送安維峻至張傢口。李叔堅曾作《送安曉峰先生出塞》七律四首相送,其中雲 :『己拼一死答君親,補牘重看淚轉新。訓政由來遵聖母,狂言何意有孤臣。』『羽書昨夜達甘泉,橫海樓船塑渺然。杜牧罪言難再繼,公超霧市至今傳。』

在五年的訪戍生活中,安繼峻始終不忘君恩,一片赤誠報國之心不泯。如他《步楊忠憨公韻率成五古二首》詩一瓦:『

國賊討未成,遺恨長終古。他生猶諫宮,褒闕五口其補

。』『

臣罪本當誅,曠典空前古。平生未報恩,付與兒曹補

。』

安維峻於光緒二十五年釋還歸裡後,先後在南安書院、傢鄉私塾講學。光緒三十三年夏,在蘭州主持總寨《甘肅新通志》一〇五卷、八十冊、三百餘萬言,現已成為研究甘肅歷史的珍貴參考文獻。《通志》完成後,任內閣侍讀。後又辭職,辛亥革命前夕,曾任京師大學堂 ( 北京大學前身 ) 總教習。宣統三年九月,辭職歸裡,在傢從事農業耕作和著述。著有《四書講義》四卷、《諫垣存稿》四卷、《望雲山房詩集》三卷、《望雲山房文集》三卷、《詩文雜集》 一卷等。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在傢鄉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還有歷史  形容憔悴  王三源  理由如下  接官坪  山窮水盡  慧琳  北水  馬谷  村直莊組  延安東路  藝術照  指腳  常珍  國宇豪庭  七孔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