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杞
来源:74U閱讀網
本名:姚崇
別稱:姚元崇
字號:字元之
出生地:陜州硤石
所處時代:唐朝
官職:兵部尚書、同平章事、中書令
參考資料:《新唐書·姚崇傳》《舊唐書·姚崇傳》《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三》
姚崇年輕時生性灑脫,註重氣節,勤習武藝,以打獵自娛,二十歲後發奮讀書,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筆成章舉,授為濮州司倉參軍,累遷至夏官郎中。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作亂,攻陷河北數州。當時,軍機事務繁忙,姚崇處理得當,有條有理,深受武則天賞識,被擢升為夏官侍郎。
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欲把長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調到定州,充實私置寺院,致使僧人上訴。姚崇不顧張易之的屢次說情,斷停此事,因此得罪張易之,被貶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頭銜。九月,姚崇出鎮靈武,充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安撫大使,並舉薦秋官侍郎張柬之為宰相。
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與桓彥范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為皇帝,復辟唐朝。姚崇恰於此時回到京城,得以參與政變密謀,因功賜爵梁縣侯,實封二百戶。不久,姚崇被外放為亳州刺史,後歷任宋州、常州、越州、許州。
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繼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擔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又升任中書令。 姚崇與宋璟協力合作,革除中宗時期弊政,任用忠良,貶黜奸邪,賞罰分明,杜絕請托,使得各項法度重新得到整飭,朝野都認為國傢復有貞觀、永徽之風。
當時,太平公主幹擾朝政,諸王手握兵權,對皇太子李隆基構成威脅。景雲二年(711年),姚崇與宋璟密奏睿宗,建議將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禮外放為刺史,將岐王李隆范、薛王李業由羽林將軍改為東宮屬官,並讓太平公主遷居東都。太平公主大怒,指責李隆基。李隆基無奈,隻得上奏皇帝,稱姚崇離間宗室。姚崇因此被貶為申州刺史,後歷任揚州長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他政法簡肅,吏治清明,得到百姓立碑頌揚。
姚崇在京城沒有住宅,寓居在罔極寺中,因瘧疾臥床不起。唐玄宗每日派遣使者數十人,前去探病,每遇軍國重事,都命黃門監源乾曜去征求他的意見。後來,唐玄宗采納源乾曜的建議,命姚崇搬入四方館居住,並準許他的傢屬侍疾。姚崇認為四方館存有官署文書,不是病人居住之地,極力推辭。唐玄宗道:“設置四方館本就是為官員服務,朕安排您住進來,是為國傢考慮。如果可能,朕恨不得讓您住進宮裡,您不要推辭!”
姚崇雖是一代賢相,但卻教子無方。其子姚彝、姚異廣交賓客,招權納賄,遭到輿論的非議。中書主書趙誨接受胡人賄賂,因事情敗露,被唐玄宗定為死罪,姚崇也極力營救。玄宗對此非常不悅,在赦免京城罪囚時,特意在敕文中註明,將趙誨流放嶺南。姚崇為此憂懼不安,數次請辭相位,並推薦廣州都督宋璟繼任宰相。不久,姚崇被罷去宰相之職,改任開府儀同三司。
唐玄宗雖將姚崇罷相,但對他仍極為尊崇,讓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專門征詢他的意見。 開元八年(720年),唐玄宗封姚崇為太子少保,但他卻因病沒有接受。
開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終年七十二歲,追贈揚州大都督,謚號文獻。開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又追贈姚崇為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