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龜蒙
来源:74U閱讀網
本名:沈葆楨
別稱:沈振宗、沈幼丹、沈翰宇
字號:字幼丹又字翰宇
所處時代:中國(清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福建省侯官縣
出生時間:1820年
去世時間:1879年
主要成就:主持福州船政局創辦南洋海軍建設臺灣
官職:江西巡撫、兩江總督、南洋大臣
早年生活
沈傢祖居河南,南宋時遷居到浙江,雍正年間沈氏傢族
中的一支繼續南遷至福建侯官。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沈葆楨出生於貧苦的讀書人傢庭,父親沈廷楓以教書為業,亦是貧苦的私塾先生 。靠每個月微薄的收入養傢糊口。母親林惠芳嫻熟勤快,不但終日替別人做女紅補貼傢用,而且還負責瞭沈葆楨童年時代的教育。她的教子方法獨特、直接而有效,首先克服小幼丹的一些缺點,然後再教習《三字經》、《百傢姓》等啟蒙讀本,教授的過程並非按書誦讀而是常常講解原因 。
沈葆楨是舅舅林則徐閣樓上書房的常客,在這裡,他覽閱瞭許多古今中外的名作,在與舅舅的交談中也開始對“洋務”二字產生瞭最處的瞭解。他也經常把自己從書中得到的想法告訴舅舅,在一次談話中,他表達瞭對興辦洋務的看法。
考取功名
道光十六年(1836年),16歲的沈葆楨
考取秀才。 道光二十年(1840年),沈葆楨和老師林昌彝同榜考中舉人,這年沈葆楨剛好20歲。此時,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擔任兩廣總督的舅舅林則徐被朝廷革職查辦。 這年在雙方父母的主持下沈葆楨和小他一歲的表妹林普晴完婚。(林普晴,林則徐的次女,十歲時和沈葆楨訂婚。)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沈葆楨赴京趕考,落第。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沈葆楨與父親沈廷楓一同上京赴秋闈,父子二人都沒能考中,父親發誓永不再考科舉,回鄉繼續教書。沈葆楨年富力強,決心背水一戰,再苦讀三年,再試。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沈葆楨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升監察禦史。
咸豐四年(1854年),補江南道監察禦史,一年後調貴州道監察禦史。 咸豐五年(1855年),沈葆楨出任江西九江知府。
揚名官場
咸豐六年(1856年),朝廷擢升沈葆楨為杭州知府,然而沈葆楨以祖上曾在杭州居住,杭州親戚過多為由推辭而改任地處偏遠的江西廣信(今江西上饒)知府。這時侯,太平軍已兩次攻打江西,占領瞭八府50多縣,朝廷隻剩南昌、饒州、廣信、贛州、南安五郡,整個江西的局勢岌岌
可危。 八月,江西太平軍將領楊輔清率萬餘人向清軍發起瞭進攻,連克瀘溪、貴溪、弋陽,進逼廣信城。當時,沈葆楨正陪同工部右侍郎廉兆倫外出征辦軍糧、軍餉。廣信城裡的400守軍,聞弋陽失守,紛紛遁逃。城裡隻剩下知縣、參將、千總和知府夫人林普晴,他們組織百姓緊逼城門,誓死堅守。在危急關頭,林普晴顯示瞭將門名臣之女的風范和氣節,一邊鼓舞百姓,一邊派人向林則徐以前的部下,駐紮在浙江玉山的提督饒廷選求援。第二天沈葆楨趕回瞭廣信,不久援兵也至。在同饒廷選商議之後,采取瞭攻其不備,襲擾輜重的戰術,七戰七捷,打退瞭楊輔清的進攻。經此一役,沈葆楨揚名官場。
咸豐七年(1857年),升任江西廣饒九南道,三月,石達開攻打廣信,沈葆楨、饒廷選率守軍頑強抵抗,激戰數日,石達開敗走浙江。 咸豐九年(1859年),沈葆楨以父母多病,請求離職回傢探望。已經整整十五年沒有回傢瞭,傢鄉的日子帶給他的不僅是快樂和回憶,更是難得的清閑和松弛。 咸豐十年(1860年),重又被起用,授吉贛南道道臺,沈以父母年老而婉辭。於是被留在原籍辦團練,曾國藩很是賞識。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藩請他赴安慶大營,委以重用。不久,推薦他出任江西巡撫,倚用湘軍將領王德標、席寶田等鎮壓太平軍,
同治三年(1864年),捕殺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洪仁玕等。 同治四年(1865年),沈母去世,沈葆楨離官回鄉丁憂。
為政東南
同治五年(1866年)春,左宗棠升任閩浙總督,行轅設在福州。八月,朝廷
批準瞭左宗棠關於設輪船制造局的奏折,決定在馬尾江的三岐山下建設船政局,即以後的福州船政局。十月,左宗棠因陜西回民起義,調任陜甘總督,行前力薦丁憂在傢的江西巡撫沈葆楨接手船政,並親自到宮巷請沈葆楨出山。然而,左宗棠兩次探望沈葆楨時都被沈以“重孝在身”推諉瞭。
同治六年(1867年),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辦福州船政局。當時,正是舉辦洋務運動時期,左宗棠在福建福州馬尾創辦造船廠,尚未來得及開工,就被調往陜甘任陜甘總督。臨行前左宗棠上疏說:非沈葆楨不能任其職。所以沈葆楨一上任即建船塢及機器廠,並附設藝童學堂。造成船艦20艘,分佈各海口。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又創辦藝圃,學制5年,培養監工人才。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臺灣,被高山族人民誤殺為借口,發動侵臺戰爭。清廷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赴臺辦理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籌劃海防事宜,辦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楨開始瞭他在臺灣的近代化倡導之路。
抵禦外辱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從四面八方向中國邊疆侵逼,造成中國邊疆的普遍危機。尤其對於臺灣,先後就有美、日、法的先後入侵,造成臺澎地區和東南沿海的嚴重危機,成為當時邊疆危機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以日本最為兇狠。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迅速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表現出對外關系上的極大侵略性。它首先把目光投向鄰近的中國,對臺灣懷有覬覦之心。
同治十年(1871年)十二月,有琉球貢船兩艘遇風漂至臺灣,其
中54人被高士佛、牡丹兩社居民殺害,另12人逃脫得救,被中國政府由福州轉送回國。那時日本政府為瞭緩和日益尖銳的國內矛盾和由“征韓論”所引起的政治危機,正在醞釀對外發動戰爭,決計抓住這一事件作為出兵的借口。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四日,日本正式設立侵臺機構―臺灣都督府,並組成征臺軍。五月十日,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3600多人在臺灣瑯嶠登陸,其攻擊目標主要是牡丹、高士佛兩社。十八日,日軍開始與當地居民交鋒,二十二日攻占石門,牡丹社酋長阿祿父子等陣亡。六月初,日軍1300餘人分三路進攻並占領牡丹社,十三日進占龜仔角社。七月中,日軍已完成對各社的征討、誘降,並以龜山為基地建立都督府,修築醫院、營房、道路,並向後山南北各處番社分發日本國旗,準備久踞。清政府起初對日本的一系列侵臺活動毫無所知,直到四月十九日通過英使威妥瑪才始知此事。五月十一日,清照會日方詰責,並於十四日下令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率領輪船兵弁馳往臺灣,並授予他處理日本侵臺事件的軍事外交大權。六月中,沈葆楨到臺後,一面向日本軍事當局交涉撤軍,一面積極著手佈置全島防務。他在府城與澎湖增建炮臺,安放西洋巨炮;在安平廈門間裝置海底電線;增調淮軍精銳武毅銘字軍13營6500人入臺,部置於鳳山;陸上防務北路由臺灣鎮總兵負責,南路由臺灣兵備道負責,海上防務,以揚武、飛雲、安瀾、清遠、鎮威、伏波六艦常駐澎湖,福星一號駐臺北,萬年一號駐廈門,濟安一號駐福州;同時大力開通部落地區的道路,並派員招撫各處“番社”。清政府也相繼運來洋炮20尊,洋火藥4萬磅,火藥3萬磅,士氣民心為之大振。這些措施漸次推展開來,形成相當的聲勢,使日軍不能不有所顧忌。這時候,臺南南部惡性瘧疾流行,侵臺日軍因氣候炎熱,水土不服,疾疫流行,每日死者四五名至數十名,士氣極其低落。在進退維谷、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日本不得不尋求外交解決的途徑。日方全權代表大久保利通偕顧問李仙得於是年九月到達北京,在前後七次談判中,日方仍堅執日本進兵的是“無主野蠻”之地,對此清政府予以嚴厲駁斥。大久保利通認識到,隻有在清政府所堅持的“番地屬中國版圖”的前提下,才能和平解決日本侵臺問題。當時清政府的內政外交也存在很多困難,於是在英、美、法三國出面調停下,清政府決計讓步,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三十日簽訂瞭《中日臺灣事件專約》(《北京專約》)三條,除以“撫恤”及付給修道建屋費用為名償銀50萬兩外,約中有“茲以臺灣生番曾將日本國屬民等妄為加害”之語,日本出兵乃為“保民義舉”,實際上等於承認琉球為日本的屬國。日軍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一日撤出臺灣。
日本入侵臺灣是對中國在臺灣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一次挑戰,對中國來說,這是一次嚴重的邊疆危機。日本侵臺之役給清政府最大的教訓是,使它認識到自己的海防空虛,必須急起補救。
光緒元年(1875年)四月,清廷發佈上諭,派李鴻章督辦北洋海防事宜,沈葆楨督辦南洋海防事宜,中國近代海軍的建設從此走上軌道。促使清政府檢討其治臺政策的利弊得失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認識到危險主要來自於外部而並不是內部。過去清政府認為,“臺灣之患率由內生,鮮由外至”外國的侵略,官員們開始重視臺灣,把它稱為“七省門戶”、“南北洋關鍵”、“中國第一門戶”。沈葆楨、丁日昌一再奏請對日本侵臺應加嚴密設防,總理衙門也指出“經營臺灣實關系海防大局”,這是對臺灣地位的一種新認識。在這方面感受最深、變革最力的是沈葆楨。沈葆楨守住臺灣後,立即著手進一步的開發,實施瞭開禁、開府、開路、開礦四大措施。
晚年逝世
光緒元年(1875年),沈葆楨撤軍內渡,同年奉旨進京,升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督辦南洋海防,擴充南洋水師,並參與經營輪船招商局,派船政學堂學生赴英法留學。
光緒五年(1879年)十一月病逝在江寧任上,享年60歲。派遣優秀學員出國留學是他晚年對近代中國的又一重大貢獻。這些出國深造的人員不乏嚴復、詹天佑之輩,他們後來成瞭近代中國各個領域的專傢,對推動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瞭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