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龍 明朝中期名將太師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陳華癸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中國江蘇昆山縣
出生日期:1914年1月11日
逝世日期:2002年11月19日
職業:農業教育傢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英國倫敦大學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陳華癸,祖籍江蘇省昆山縣,1914年1月11日生於北京市。他天
資聰穎,6歲入小學,8年內越級讀完瞭6年制小學和4年制中學課程。192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留校任教一年。在北京大學時,師從張景鉞教授學習植物學和植物形態發生學。1936年7月由張景鉞推薦,赴英國倫敦大學細菌及熱帶病學院學習1年。隨後在倫敦大學研讀博士學位,在英國著名的洛桑試驗站細菌學研究室桑頓博士指導下研究豆類—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1939年10月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時年25歲。在此期間,單獨和領銜發表研究報告4篇,其中2篇在《英國皇傢學會會刊》上刊登。他對無效(低效)根瘤菌株和有效(高效)根瘤菌株在寄主上結瘤的生長發育比較研究,受到從事共生固氮研究的專傢的高度重視。同時,他還利用洛桑試驗站的有利條件,自學瞭土壤學和土壤植物營養學,打下瞭與土壤微生物學有關理論的廣泛基礎。
1940年6月,陳華癸學成回國,在西南聯合大學湯佩松教授主持的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從事糖降解研究。1941年初到中央農業實驗所張乃鳳教授主持的土壤系工作。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裡,他實地調查瞭雲南、四川、陜西、廣西、湖南豆科綠肥的生產應用情況,並著重開展瞭紫雲英共生固氮試驗研究。他以廣西農科所的接種試驗為主要依據,首次提出紫雲英根瘤菌是一個具有專一性的獨立互接種族,1944年5月在美國《土壤科學》雜志上發表,為以後紫雲英根瘤菌人工接種的大面積應用奠定瞭基礎。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華癸轉入教育崗位,致力於農科大學教育。1946年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籌建土壤系,任系主任。1947年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創建農業化學系,任系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華癸繼續擔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農化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華中農學院教授,創建土壤及農業化學系,任系主任。1978年創建生物固氮研究室,任主任。1979—1983年任華中農學院院長,他把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精神獻給瞭土壤及農業化學系的建設,為華中農業大學的發展作出瞭積極貢獻。
陳華癸一貫主張高等農業院校既要重視教學、科學研究和技術
推廣三者並舉,又要在科學研究上實行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近期問題和長遠問題並重的方針。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從30年代末開始,他就鍥而不舍地從事適合中國國情的土壤微生物學研究,在共生固氮作用、以及水稻土微生物與肥力的關系兩個領域作出瞭重要貢獻,是中國土壤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在國內外土壤微生物界享有較高聲譽。
在半個多世紀的教學、科研生涯中,陳華癸發表瞭大量論著。1957年出版的《土壤微生物學》,是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第一部專著。他主編的《微生物學》,被各院校廣泛采用為主要參考材料。此書於1959年初次出版,1962年再版,並於1979年和1987年和樊慶笙共同主編、修訂出版。他先後發表的論文有40多篇。
陳華癸熱心推動和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他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顧問,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顧問,中國土壤學會理事,湖北省土壤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他先後於1956年和1964年參加第六、八屆國際土壤學大會,於1957年參加中蘇稻作科學學術會議。1978、1980和1982年,他率團分赴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考察生
物固氮和農科大學教育。
1980年,陳華癸以其學術上的卓越成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在此前後,他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委員,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武漢微生物所(後改為武漢病毒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副所長;南京土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陳華癸於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當選為第三、四、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