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彭桓武 兩彈一星元勛之一

彭桓武 兩彈一星元勛之一

中文名:彭桓武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

出生地:吉林長春

出生日期:1915年10月6日

逝世日期:2007年2月28日21時40分

職 業:科學傢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

主要成就:兩彈一星元勛之一

                國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學傢。1915年10月6日生於吉林長春,祖籍湖北省麻城縣王崗鄉(今麻城市鐵門崗鄉王崗社區)。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傢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彭桓武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先後在中國開展瞭關於原子核、鋼錠快速加熱工藝、反應堆理論和工程設計以及臨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對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做瞭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對中國第一代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和理論設計作出瞭重要貢獻。 1982年獲國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人物生平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生於吉林長春,父親彭樹棠,母親陳思敬。原名彭夢熊,因生他時母親夢見一隻小黑熊破門而入,後改彭飛,再改名彭桓武。

1928年至1930年,先後在長春自強中學、吉林毓文中學讀書。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畢業,獲得理學士學位。同年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院。

1937年6月,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肄業,任昆明雲南大學理化系教員,教普通物理。翌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系,師從著名物理學傢馬克斯·玻恩(Max Born),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

1940年和1945年分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1年8月後,曾兩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任所長的愛爾蘭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完成關於介子的HHP理論的研究。

1945年與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傢學會麥克杜加爾-佈列茲班獎。1945年8月至1947年7月,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7年回國,先後擔任過雲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並參與創辦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所研究員。

1948年被選為愛爾蘭皇傢科學院院士。

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5年10月至1956年4月,在前蘇聯莫斯科熱工研究所實習反應堆理論。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所長等職。

1959年4月,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2年起,先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分子反應動力學等課程。

1964年12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78年2月,當選為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

1982年,獲國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85年,獲得兩項國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5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999年,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報告的"廣義相對論與狄拉克大數假設的統一"論文,文中提出瞭可能在宇宙學方面具有深遠意義的設想。

2005年,在研討會上做瞭題為《廣義相對論――一個富於刺激性的理論》的學術報告。

2007年2月28日21時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凈壇  楚湘  才溪  女中  楊孟  歌手  眼白  邵東市  穿好  保修卡  芹山  倒油燒熱  上腦  米田  決策分析  南運河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