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聞禮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程學啟
別 名:字方忠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1829年
逝世日期:1864年3月10日(陰歷)
職 業:將領
謚 號:忠烈
效命太平軍
程學啟,安徽桐城南鄉(今安徽省樅陽縣會宮鎮)人。祖籍安徽舒城,其傢世代務農。幼年喪母,由族人程惟棟之母養育成人。年少不愛讀書,好談兵事,不事生產,唯喜任氣使俠。清咸豐三年(1853年)十月間,太平軍攻占桐城地區,開辟皖江之地,兼之皖北遭受大旱,遍地饑荒,民不聊生,軍鋒所至,從者紛紛,桐城一縣參加者即達四五千人。程學啟不甘寂寞,也是參與其中,隨軍移師安慶,並得結識志趣相投、傾懷效能者數人同館,其中便有後來的北洋水師提督、廬江人丁汝昌。
程學啟於太平軍中轉戰皖西,屢立戰功,累晉至“弼天豫”之職。其自行募兵鄉裡,得精卒五百為一營。輔佐太平天國“受天安”葉蕓來守安慶,葉以其為皖人,人地相宜,對其甚為倚重,特以自己妻妹舒城高崇善次女配之為妻,籠絡程學啟以為心腹。咸豐十年(1860年),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率湘軍水陸之師圍攻安慶,程受命帶隊扼守安慶北門外石壘,屢挫湘軍之攻勢。
叛投湘軍曾氏兄弟屢次受挫之後,自覺不能強攻硬取,轉而註重對程學啟的招降策反。桐城人孫雲錦獻計:以程學啟事其養母甚孝,拘程惟棟母子入湘軍大營,威嚇程母:“學啟不降,當誅爾親子”。程母大為恐慌,曾國荃逼令其化裝為丐婦入程學啟之營,伏地痛哭乞程投降。程學啟自覺養母待其恩重,且安慶局勢危矣,為個人前途計,心中不免有降意。而葉蕓來對其也是有所提防,每日使人登城觀察程營動向。聞聽丐婦化裝入營之事,大驚,以壯士八人持令箭招程學啟入城相見。程學啟自是知道事情不妙,如若進城,不免身首異處。急中生智,即以此令箭招其手下幹將八十二人,持械騙開營門,直奔安慶北門外三裡處曾國藩之弟曾國葆之營。安慶守軍派兵追殺,程學啟等叩湘軍營壁門,大呼曰:“我來降,追者在後,故不能釋兵。信我,可開壁相迎,不信,亦請發炮相擊,免使我死賊手也!”曾國葆聞之,遽跣足出視,傳呼開壘門納程等入內,追兵無果而退。咸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九日夜間,曾氏兄弟策反程學啟成功。
安慶城南沿長江,東及東北近菱湖,西及西北靠皖河,唯有北門通集賢關為陸路要沖。曾國荃與此修築內外兩道濠溝,以內濠溝圍城,外壕溝阻擊援軍。湘軍營壘駐紮於兩濠之間隙地,他派軍千餘命程學啟統帶駐濠外以當太平軍之鋒。濠內列炮屯,濠上架木梁,每日給薪米於濠外程部;即給即撤梁,濠外所部取薪米為當日之食。程學啟見降後不見信於清軍,遂戰輒請先,欲以此見信於曾國荃,然夜臥則涕泣幾欲自裁。數月後,曾國荃稍稍信其,而胡林翼、曾國藩皆至書曾國荃以防其變。同時,湘軍諸將士即妒其敢戰有功,又恨其降前多次殺傷湘勇,多慫恿曾國荃殺之以除後患。賴孫雲錦以全傢性命擔保其絕無反心,且葉蕓來殺其留在城中的配妻和幼子以瀉憤,並將頭顱懸於安慶城頭。程學啟斷瞭骨肉之情,悲憤之極,立誓“滅賊以報國傢”。獻北門穴地攻城之計,並親率部卒由炮眼殺入,攻陷北門外護城三壘,斷絕瞭守城之軍的陸路糧道。咸豐十一年(1861年)八月一日,湘軍埋入城下的地雷迸發,程學啟身先士卒攻入安慶城中,太平軍守將葉蕓來所部一萬六千餘人戰死,安慶遂被湘軍攻占。
程學啟以安慶之戰功終於打消瞭曾氏兄弟的疑慮,曾氏兄弟保奏其為從三品遊擊之職,賜帶花翎。隨後,程學啟跟隨曾國荃部參與攻占無為州、運漕鎮、東關等城隘的戰鬥,累立戰功,擢為正三品參將,並受命自立營頭,擴軍為開字營,下轄二營(每營正勇505人,長夫180人,共685人),由程學啟和一起歸降的何安泰分統。隨曾國葆部攻占三河後,曾國葆為報前次三河大敗,其弟曾國華被殺之仇,欲下令屠戮;程學啟出面阻止,二人為此幾欲反目,然三河終幸免遭劫。
轉投淮軍咸豐十一年(1861年)冬,太平軍顯露出再次攻擊上海的勢頭。在上海的江蘇官紳一方面通過籌辦“中外會防局”聯合洋人武力保護上海;一方面派員前赴安慶,以“申包胥哭秦庭之態”向曾國藩“泣血乞師”。曾國藩初意以曾國荃領兵東援,但曾國荃一心要攻占天京,以成“不世之首功”而不願前往。曾國藩隻好轉商於學生李鴻章,李欣然答應,並著手組建淮軍。同治元年(1862年)春節過後,淮軍最早的部隊、收編的安徽民練:樹(張樹聲)、銘(劉銘傳)、鼎(潘鼎新)、慶(吳長慶)四營即陸續開赴安慶集訓。
曾國藩擔心新建的淮軍兵力太單薄,為加強計,還從湘軍各部調兵借將,其中整營撥歸淮軍的就有十營之多,尤以程學啟部“開”字兩營作戰最為兇悍,且士卒多為安徽人。程學啟起初不願轉隸,以為曾氏兄弟是陷其軍於上海偏隅死地,後李鴻章以鄉情一再相請及孫雲錦(程反正後,以師禮待孫雲錦,並隨孫雲錦讀戰國策,以習策略)勸說,方才醒悟,料自身乃是皖人,不能見容於湘人為主的湘軍。且又是反正之人,留於湘軍中必受歧視。自謂:“吾輩皖人,於湘軍終難自立。大丈夫當別成一隊,豈可俯仰因人?”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初七,程學啟率部自安慶登船先行東下。曾國籓親至碼頭送行,拊其背勉之曰:“江南人譽張國梁不去口,汝好為之,亦一國梁也!”
鏖戰江南程部至上海後,駐紮於上海縣城大南門內。淮軍初到上海之時,當地士紳隻是一心指望英法聯軍和華爾的常勝軍洋槍隊抵禦太平軍,他們和洋人對於土裡土氣的淮軍壓根就看不起,目視為“丐軍”。李鴻章言道:“軍貴能戰,吾等破敵必懾之!”程學啟等部也以“練兵學戰為性命根本”,積極備戰。四月十五日,奉正式出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之命,移師南匯縣的周浦鎮,會同自松江水路而來的英法聯軍、常勝軍攻擊駐紮在南橋鎮的太平軍陣地。程率部四月二十二日進至航頭,與太平軍發生遭遇戰。太平軍敗退至新場,旋即退出南橋,程部趁勢占領南橋。
之前,四月十六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統大軍兩路進攻嘉定、青浦。十九日大敗知府李慶琛所部於太倉板橋。五月初一攻克嘉定,圍困青浦。第二天,大敗增援青浦的常勝軍,乘勝進攻松江府城。李鴻章聞訊趕到新橋,令程學啟率部出兵牽制進攻松江的太平軍。五月六日,太平軍又敗英軍,攻占廣富林。七日進至漕河涇,與程學啟部發生遭遇戰,程學啟突令以洋槍射擊,太平軍前鋒猝不及防,被擊退。程部小試牛刀後紮營於虹橋。十一日,攻破七寶太平軍營壘,接著又敗太平軍於楓涇。太平軍於松江無法取勝,遂撤圍集中兵力轉攻上海,直逼租界和縣城。雙方在新橋展開激戰,太平軍將士在聽王陳炳文的指揮下“填濠拔樁,洋槍大炮並力死拼”,程學啟也督兵抵禦,槍炮磚石同時並施,程也親燃劈山炮猛轟,趁太平軍稍退之際,打開營門沖殺。雙方卻而復進,惡戰半日,太平軍才陸續退走。不久,由於天京戰事緊急,李秀成率主力回援。程學啟督率淮軍各部陸續奪回南匯、川沙、奉賢等地。程學啟以此功升為副將,並加“勃勇巴圖魯”稱號。
七月七日,程部與常勝軍會攻青浦縣城。十二日,常勝軍倚仗堅船利炮轟倒城垣數段,程學啟親率敢死隊搶爬城頭,被擊退。十五日再度發起猛攻,太平軍守軍見無法守禦,棄城而走與其他部隊合軍圍攻北新涇駐軍淮軍況文榜營,李鴻章復令程學啟指揮各軍解救。八月二日,程率各部自青浦隱秘穿插至七寶,此時七寶已被太平軍占據,救援之路受阻。程學啟於緊要關頭迅速令五營橫排於七寶街北,五營於七寶街南,兩面夾攻將守軍擊走。次日,解北新涇之圍。程學啟以指揮有方、力戰得勝,被保奏為記名總兵。九月,太平軍譚紹光部圍淮軍水陸各營於黃渡口、四江口一帶,程學啟又率部前去解圍。太平軍於青浦白鶴港背橋佈陣,欲以身陷死地而激眾,抵抗異常激烈。程學啟身先士卒率隊沖擊,截斷太平軍軍陣,胸受炮傷,裹傷繼戰。太平軍不支大敗,不能渡河者悉數被殲。程學啟趁勢三路圍攻,解圍成功。此役,太平軍將士二千三百餘人犧牲。
戰後,程學啟以總兵遇缺提奏,並加記名加提督銜。虹橋、泗涇、四江口三捷,程學啟皆以少擊眾,於是增軍至三千人。
十月二十七日,太平軍常熟守將駱國忠獻城降清。十二月初一,蘇南太平軍主力反攻常熟。李鴻章一面增援常熟,一面令程部和常勝軍會攻太倉。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初九,太平軍太倉守將會王蔡元隆詐降,李鴻章不知是計。李鴻章之弟李鶴章和程學啟率部前往受降,守軍開城迎接。李鶴章率部入城,守軍伏兵突起,李鶴章被擊傷腿部,幾乎喪命,所部死傷慘重,被誘殺一千多人。程學啟時在西門外,猝見太平軍數千人乘船自昆山而來,與城上守軍對話甚為親昵,遂起疑心,不入城中。待到李鶴章敗報,迅即攻城,拼死掩護李鶴章餘部撤退。三月十五日,常勝軍的大炮轟塌城墻,程部攻入城中,為報詐降之仇,淮軍屠殺城中萬餘人。三月十六日淮軍進至昆山,程學啟觀察地勢,對麾下諸將說:“昆山三面阻水,一面陸路達蘇州,先斷其陸,乃可克。”四月十三日,程學啟令中營洋槍隊四百人突襲占領瞭陸路要沖正義鎮,卡住瞭昆山太平軍的退路。太平軍慕王譚紹光集中萬餘人出城爭奪,程部預先安置好的炮火十分猛烈,太平軍不敵,潰散而逃。四月十五日,淮軍攻占昆山。清廷論功實授程學啟江西南贛鎮總兵,以提督記名,並予一品封典。
蘇州殺降1863年五月二十四日,李鴻章制定瞭水陸三路進攻蘇州的作戰計劃,其中最為艱巨的昆山一路的任務交由程學啟擔任。同時,李鴻章令程學啟總統各部統一指揮進攻蘇州。六月十四日,程學啟率部與常勝軍一起攻克吳江震澤,切斷瞭蘇州和杭州的陸路交通。太平軍依托太湖結成水寨,保障水路交通。程學啟率部扼住飛虹橋,掩護淮軍水師李朝斌部攻擊。七月初九,淮軍水師攻陷東山,太平軍將領徐尚友陣亡,蘇、浙水上交通也被阻斷。八月初四,程部進占永安橋,逼近蘇州城。八月十六日,又與常勝軍協同攻占寶帶橋,進逼蘇州盤門。寶帶橋為太湖鎖鑰,城中太平軍守軍萬人拼死來爭,程學啟指揮水路各部大破之,牢牢的扼守住此處要沖。程部趁勝進破五龍橋守壘,留營駐守,又分兵擊破嘉興、湖州來援的太平軍於百龍橋、八坼,並追擊至平望。九月二十日,淮軍和常勝軍再次協作攻占蠡口。九月底十月初,忠王李秀成會同侍王李世賢自無錫率部前來增援蘇州,大戰竟日,被劉銘傳、李鶴章部所敗。程學啟聞訊加緊攻擊,攻占黃埭、滸墅關,直逼閶門。蘇州之圍遂成。十月中旬,開始總攻,婁、齊、葑、盤四門外的太平軍十餘裡營壘俱被淮軍攻破。十月二十一日夜,已進入蘇州城中的李秀成見無法說服譚紹光棄城撤退,隻能出胥門,經光福靈巖,揮淚出城而走。
蘇州城中納王郜永寬等諸將自覺大勢已去,早已暗底裡通過原太平軍降將、淮軍水師副將鄭國魁與清軍通款輸誠。十月二十日夜間,郜永寬與程學啟、鄭國魁、英國人戈登(常勝軍統領)密會於蘇州城外陽澄湖上,達成殺譚紹光並獻城投降的協定。郜同時提出:李、程在其降後滿足“三事”,即“留半城屯其餘眾”、“編定廿營照給餉”和“奏保總兵、副將官職,指明何省何任”。同時,郜永寬將侄女許配戈登密友、常勝軍軍醫馬加尼。由戈登居間作保,程學啟折箭起誓不殺降將諸人,三項條件一概應允。十月二十四日午後,郜永寬等人在慕王府議事廳刺殺堅不投降的守城主將譚紹光,又搜殺譚紹光親信將士千餘人。當晚,大開齊門獻譚紹光首級並兵卒三萬餘人降清。十月二十六日中午,郜永寬、伍貴文、汪安均、周文佳、范啟發、張大洲、汪懷武、汪有為,八人出城至淮軍副將龔生陽部大營謁見李鴻章。李鴻章命左右捧出頂戴、官服恭送至八人面前。說:“今日做的我大清之官,好好立功。”八人不免自鳴得意,入席坐定,李大擺筵席款待八人。酒至半酣,李托故走出大帳。一聲炮響,程學啟率精兵百餘人挺刃湧出,瞬間將八人殺死。接著,程學啟等率部佈陣入城,大閉城門,以郜永寬等八人首級示眾:“八人反側,已伏誅矣!”太平軍降卒驚擾不已,程學啟捕殺八人餘黨彪悍者數百人。其餘數萬人分別逐步遣散。程學啟以太平軍將滅,淮軍亦將為之遣散,為發放各部欠餉計,縱容部下於城中大肆搶劫財物、劫掠子女。連李鴻章也看不下去,責其律下不嚴,斥之,有“君亦降人也,奈何遽至於此!”之語。蘇州即平,程學啟授一品封典騎尉世職,賞穿黃馬褂。
命喪嘉興占據蘇州之後,程學啟又率部進軍浙江嘉興、湖州。十一月二十八日占領嘉善,逼近嘉興。十二月二十一日,嘉興守將太平天國榮王廖發壽率部出擊,被程學啟部擊敗,淮軍進而圍攻嘉興城。程部圍攻竟月,雖然連破太平軍十數座營壘,毀炮臺20餘座,但各部將驕兵傲,程也有所驕橫而不聽忠告,以致各部多不用命,雖有所進展,終是不能奏功。程學啟怒而陣斬臨戰退縮的守備薑寶勝,下令於同治三年(1864年)一月二十四日破曉發起總攻,務必迅速攻下嘉興城。其手下猛將、總兵何安泰與洋教練貝雷攜帶大炮由中路轟城。二十八日晨,轟塌城墻十多丈,水師總兵李朝斌督部以船搭成浮橋讓步兵過河攻城。太平軍拼死抵抗,過河的步兵死傷數百人,何安泰也在搶攻爬城時被守軍用洋槍擊斃。程學啟聞訊大怒,督部攻城更急。二月十五日程親自帶隊並力猛攻,未果。十六日更懸重賞募得敢死隊數百人登城攻擊,登而復卻達四次之多。十八日午後,程在率部擊退湖州太平軍的援軍之後,又親自率領敢死隊再次攻城。拼死從城墻缺口殺入,城墻上下死屍狼藉,守軍仍是死戰不退,又組織瞭二千餘人使用洋槍排射入城的淮軍敢死隊,以求堵住缺口。程學啟與突破口處被洋槍擊中頭部左太陽穴偏後,立時暈倒,淮軍將士在劉士奇的率領下蜂擁入城,終於攻克嘉興。程被抬回大營,再轉送蘇州醫治,雖有起色,終因腦漿崩流,於三月十日傷重不治,死時年僅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