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通 農民起義軍領袖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閔損
別 稱:閔子、閔子騫
字 號:子騫
所處時代:春秋末期
民族族群:華夏
出生地:宋國
出生時間:公元前536
去世時間:公元前487
主要成就:孔子高徒為人孝悌
信 仰:儒學
閔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丘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其一。
閔子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稱贊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齊州太守李肅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蘇轍撰文、蘇軾書寫《齊州閔子祠記》的石碑,敘述瞭修建祠堂的經過。到明代,經歷城人劉敕發集,捐資重修瞭閔子騫墓和祠,並在殿後修起瞭“講學堂”的東西廂房“齋”和“蘆花館”。
閔子騫(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尊稱閔子。魯國人。
生於魯昭公六年,卒於魯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歲。他出身貧寒,生母又過早去世。為傢境所迫,很小就從事體力勞動,經常隨父親駕車外出謀生,過著十分清苦的生活。後來拜師孔子,成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實推行者和積極宣傳者,以孝行名聞天下。終生不願出任官職,直到50歲時去世。其先祖是魯國的第四代國君魯閔公,其父閔世恭為八世祖。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
子騫為人極孝。他少年喪母,父親娶瞭繼母。繼母偏愛自己親生二子,虐待閔子騫,子騫卻並不告知父親,避免影響父母間關系。
某年冬天,繼母給自己的孩子做棉襖,而假裝給子騫棉襖,其實內裡填的是蘆葦,所以他寒冷無措。一日父親坐車帶他們兄弟三個外出,讓閔子騫在前邊掌鞭趕車,閔子騫因寒冷饑餓無法馭車,馬車滑入路旁的水溝內。父親非常生氣,說:“你這個孩子真沒出息,穿得這麼厚還打哆嗦!看你弟弟,棉襖比你的薄,也沒像你凍得那個樣子。”喝斥後還鞭打他,結果抽破衣服露出瞭蘆花。父親再捏捏另兩個兒子的棉衣,心裡明白瞭,父親知道自己冤枉瞭閔子騫,而後大罵妻子不賢惠,決定休妻。子騫長跪於父親面,為繼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親在,隻有我一人受凍;母親離開的話,兩個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沒有母愛的孤單痛苦瞭)”父親便不再休妻,繼母也痛改前非。
其後求學於孔子,孔子仕魯期間季氏曾聘請他出任費宰,閔損婉拒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請替我婉言謝絕瞭吧。如果再請我的話,我必定會去躲在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