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陸九淵 心學的開山之祖

陸九淵 心學的開山之祖

本 名:陸九淵

別 稱:存齋先生、象山先生、陸象山

字 號:字子靜

所處時代:南宋

民族族群:宋人

出生地:撫州金溪

出生時間:公元1139年3月26日

去世時間:公元1193年1月18日

主要作品:《陸九淵全集》

主要成就:開創心學

陸九淵(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靜,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縣)人,南宋哲學傢,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因書齋名“存”,世稱存齋先生。又因講學於象山書院,被稱為“象山先生”,學者常稱其為“陸象山”。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調靖安主簿,歷國子正。有感於靖康時事,便訪勇士,商議恢復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給事中王信所駁,遂還鄉講學。紹熙二年(1191年),知荊門軍,創修軍城,穩固邊防,甚有政績。紹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謚文安。

陸九淵為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之祖,與朱熹齊名,而見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說,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學茍知道,六經皆我註腳”。明王守仁繼承發展其學,成為“陸王學派”,對後世影響極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人物生平

陸九淵生於紹興九年二月乙亥(1139年3月26日)辰時,陸九淵出生時,出身於一個九世同居、闔門百口的封建世傢,他的八世祖陸希聲曾在唐昭宗時任宰相,五代末因避戰亂遷居金溪,遂“買田治生,貲高閭裡”(《陸九淵集》卷二十七《行狀》),成為地方上有名的豪門大族。金溪陸族經過幾代變遷,到陸九淵出生時,經濟已經衰落,隻有10畝左右的菜田和一處藥鋪、一處塾館。但至此,陸門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仍保有宗族大傢的風度。

陸氏有傢學淵源,陸九淵的八世祖陸希聲“論著甚多”,高祖陸有程“博學,於書無所不觀” (《年譜》,《陸九淵集》卷三十六)。到陸九淵父親這一代雖已傢業衰落,隻靠經營醫藥和教書授學來維持傢計,但仍“以學行為裡人所宗,嘗采司馬氏冠婚喪祭儀行於傢”(《宋史·陸九齡傳》)。陸門傢風整肅,聞名州裡,甚至受到孝宗皇帝的稱贊。

陸門治傢依靠嚴格執行宗法倫理,同時,也靠傢庭成員發揮各自的積極性、主動性,各盡其能,各供其職。生在這樣的傢庭氛圍中,從小耳濡目染,長大成人後親自管傢,這樣的生活經歷對於陸九淵形成對社會國傢的參與意識會有很大影響,也許,這就是陸氏兄弟形成“專務踐履”之學的學問起點吧。

陸九淵出生時,其父因兒子多,打算讓鄉人收養,長兄陸九思的妻子剛好生有兒子,陸九思即令妻乳九淵,而將自己的兒子給別人奶喂。

陸九淵後來侍兄嫂如侍父母。陸九淵自幼聰穎好學,喜歡究問根底,提出自己的見解。三四歲時,問其父“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長大後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說時,終於弄明白瞭其中奧妙。他初讀《論語》,即指出其訛誤之處。

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歲的陸九淵考中進士,初任隆興府靖安(今江西靖安)縣主簿,後調建寧府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主簿。

大約十年後,他被薦為國子監正,不久,又遷“編修敕令所”的“刪定官”。陸九淵少年時曾讀三國、六朝史,有感於當時“夷狄亂華,後又聽長輩講“靖康之恥”,於是曾剪斷指甲,學習弓馬,慨然要為大宋朝廷復仇。在任“刪定官”時,他便“訪知勇士,與議恢復大略”,朝廷論對時,“遂陳五論:一論仇恥未復,願博求天下之俊傑,相與舉論道經邦之職;二論願致尊德樂道之誠;三論知人之難;四論事當馴致而不可驟;五論人主不當親細事。”(《宋史·陸九淵傳》)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陸九淵在朝中提出:任賢、使能、賞功、罰罪是醫國“四君子湯”,得到孝宗贊許。同年,被差管臺州崇道觀,因這隻是個管理道觀的閑職,於是他便歸江西象山書院(位於今江西省貴溪縣)講學,匯集瞭四方學者。

紹熙二年(1191年),出知荊門軍(轄今湖北荊門、當陽兩縣),政績顯著,社會風氣大變。丞相周必大稱贊說:荊門之政是陸九淵事事躬行的結果。他慨嘆於靖康間北宋被滅的慘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結,除將作監丞,因給事中王信反對,落職還鄉。陸九淵當時名望已高,每開講席,學者群集,“戶外履滿,耆老扶杖觀聽”。他自號“象山翁”,學者尊為“象山先生”。當時荊門是南宋邊地,處江漢之間,為四戰之地,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但是實際防務極差,連城墻也沒有。他“乃請於朝而城之”。經過一年左右的認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為變”。

紹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的一天,陸九淵對親近之人說:“先教授兄有志於天下,竟得不到施展就要離開人世瞭。”又對傢人說:“我將死矣。”還對僚臣說:“我將告終。”適逢祈禱下雪,第二天,雪果飄下,陸九淵乃沐浴更衣端坐,兩天後(十二月十四日,即1193年1月18日)安然去世,享年五十四歲。棺殮時,官員百姓痛哭祭奠,滿街滿巷充塞著吊唁的人群。出殯時,送葬者多達數千人,歸葬於金溪青田。

嘉定十年(1217年),賜謚“文安”。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金溪縣城衙門前為陸九淵建有“百世大儒”坊,兩側鐫刻“學茍知本六經皆註腳,事屬分內千經有同心”對聯。

湖鶴村  腫塊  小薊  響坎河橋  內地  忠順  世務  郭圓  如夢初醒  五路  雅言  壯志高飛  房屋產權  許埭村  山麓  再組合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