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士衡
来源:74U閱讀網
本 名:王錫爵
字 號:字元馭號荊石先生
所處時代:明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
出生時間:嘉靖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1534年8月30日)
去世時間:萬歷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611年2月11日)
主要作品:《王文肅公全集》55卷
主要成就:萬歷二十一年至萬歷二十二年首輔
本 經:《春秋》
王錫爵(1534-1611年),字元馭,號荊石,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明代首輔,著名政治傢
王錫爵出身名門望族太原王氏。先祖在元末“紅巾起義”中,為躲避戰火,棄官逃到江南。後代其中一支,弘治年間進入太倉。祖父王湧善於經營成為,當時太倉巨富。其父王夢祥早年中秀才,入過南監為監生。後因官司糾紛,被迫棄儒經商操持傢業,但立志把兩個兒子培養成材。王錫爵不負父祖之望,嘉靖四十一年會試名列第一(會元),廷試名列第二(榜眼)。後來其子王衡在順天鄉試名列第一,在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高中進士及第第二名,被時人譽為“父子榜眼”。王錫爵的後代不乏科場得意者,其傢族延續到清代成為名符其實的簪纓世傢。
王錫爵在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累遷詹事府右諭德、國子祭酒、詹事、禮部右侍郎、文淵閣大學士。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為內閣首輔。萬歷二十二年,辭官致仕,仍一再被皇帝相召。萬歷三十八年,王錫爵終老於太倉老傢,贈太保,謚號文肅,著有《王文肅公全集》55卷。
王錫爵在任期間,發生瞭日寇侵略朝鮮,朝廷紛爭,是戰還是不戰?王錫爵看穿瞭日本以朝鮮為跳板,真實目的在於侵略大明王朝的實質,力主對日本一戰。最後在他的運籌之下,大明戰而勝之,徹底的斬斷瞭日寇侵略中國的妄想。
人物生平
嘉靖時期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二十一日午時,王錫爵生。其父王夢祥為南京國子監監生,其母吳氏為富傢女。出生之前,一群雀在其傢樓中鳴叫,當地“雀”字與“爵”字同音,故取名為王錫爵。
嘉靖十七年(1538年),王錫爵開始讀書,其過目成誦,被塾師稱為神童。
嘉靖十八年(1539年),王錫爵中痘癥險些喪命,經其母吳氏衣不解帶照顧一旬方才脫離危險。
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錫爵隨其父在海濱居住,有族人兄弟倆爭奪傢產。其兄以一錠白銀給王錫爵請他轉交其父,讓王夢祥在傢產爭奪中偏袒於他。但王爵錫拿過銀子跑出門外,站在橋上對人說:“這是何物?這是對我的侮辱。”然後把銀子扔到河裡去。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一天早晨,王錫爵讀書,突然書寫瞭“會元”兩字粘在房梁上。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十三歲的王錫爵補博士弟子員(秀才)。一天王錫爵穿的青佈鞋破瞭,督學禦史馮天馭摸著王錫爵頭道:“是不是你父貧,而憐惜一塊帛佈?”學署中知道王錫爵傢境的人告訴馮天馭,王錫爵傢境富有。馮天馭贊嘆道:“我失言瞭,這孩子不是紈絝,傢裡如此有錢,還懂得節約,其前途不可限量。”
嘉靖三十年(1551年),王錫爵聘娶嘉定人朱氏為妻,朱氏為時任黃縣知縣朱邦臣之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王錫爵科試名列第一,制藝被士人印成集子,奉為金科玉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這年科試王錫爵仍名列第一。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錫爵參南京應天鄉試,以《春秋》中第四名。十一月二十一日生次女王桂(即曇陽子)。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王錫爵赴禮部會試,被大學士袁煒,禮部右侍郎董份(註:原書記載為吏部侍郎,查閱明代職官表,當時應該為禮部右侍。十一月,董份才升遷為吏部左侍郎。故更正。)定為會試第一,會員。廷試名例第二。三月被授翰林院編修一職。九月初九兒子王衡出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年考滿,朝廷封其父王夢祥為編修文林郎,其母吳氏為太孺人,其妻朱氏為孺人。這年會試被任命為房考官,因為其弟王鼎爵參加考試,上書求辭。被派到開封公幹,順道歸回傢給父親過五十大壽。
隆慶時期
隆慶元年(1567年),王錫爵遷經筵講官,因為講得好,被皇帝和內閣嘉獎。
隆慶二年(1568年),王錫爵之弟王鼎爵中會試第五名,廷試賜進士第九名。
隆慶三年(1569年),王錫爵任南京國子監司業。
隆慶四年(1570年),王錫爵轉任北京國子監司業,不久升為右春坊右中允。
隆慶五年(1571年),王錫爵充當會試同考官。首輔高拱指使吏科都給事中以朝班不振,上疏要遷出午門內的史館,王錫爵據理力爭,由此得罪瞭高拱。接著高拱擬用王錫爵主武會試,被王錫爵所拒。再接著太子出閣讀書,眾人欲推王錫爵為東宮講官,高拱想用自己門生為講官,更是對王錫爵懷恨在心。於是王錫爵以右諭德被貶到南京翰林院掌翰林事。
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穆宗駕崩,萬歷登極。王錫爵被召回坊局充當穆宗實錄副總裁。恩封其父為奉直大夫右春坊右諭德,其母為太宜人,其妻為宜人。
萬歷時期
萬歷元年(1573年),正月,王錫爵掌右春坊事。八月,王錫爵主試順天鄉試,選拔瞭不少賢材,對文章上佳的違式落卷的考生親自勉勵。
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王錫爵被任命為會試同考官。七月,穆宗實錄成,王錫爵升為侍講學士,加四品服色。八月,王錫爵升為國子監祭酒。這一年,王錫爵次女王桂十七歲,訂婚於浙江人參議徐廷裸之子徐景韶,徐景韶死,女王桂未嫁守節。
萬歷三年(1575年),王錫爵在國子監欲推行國初積分法,讓那些貴胄子弟凡是十六歲至三十歲的都必須到國子監坐監學習禮和射,對那些貧寒子弟,王錫爵用自己的俸祿支助。
萬歷四年(1576年),王錫爵升為詹事府少詹事。王錫爵充任世宗實錄副總裁官,皇帝下旨限一月內成書。書如期纂成,王錫爵升為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士。
萬歷五年(1577年)戶部侍郎李幼孜為瞭討好張居正,提出“奪情”之議(即可以在職居喪不守孝),與封建思想不符遭到眾臣反對,神宗卻對翰林編修吳中行等奪職並廷杖,王錫爵求情皇帝與張居正均無效,並送禮為他們充軍餞行。
萬歷六年(1578年)張居正回鄉安葬父親,不少官員聯名請張居正回朝,錫爵拒絕簽名,卻申請回傢探親,直到父親病亡。
萬歷十一年(1583年),王錫爵在傢守孝。三月,張居正被奪官。往事成空。
萬歷十二年(1584),張居正被籍傢,人們紛紛落井下石。神宗召回瞭一大批當初反對張居正的人。當時很多朝臣都以詆毀張居正為自己撈取名利,而王錫爵卻上書當權者,指出:張居正為相時幹瞭很多有益的事,是有政績的,不應該全盤否定。認為“江陵相業亦可觀,宜少護以存國體。”十二月,服闋,王錫爵以禮部尚書銜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內閣,一上任便奏請神宗:疏遠諂媚之臣,禁止鉆營求官,戒除虛浮,節約開支,廣開言路。這些建議均被采納,並受到神宗的褒獎。
萬歷十三年,二月五日,葬父。原定四月十六日啟程上京,因其弟王鼎爵生病,推遲到四月二十八日。王世貞作詩相送。大旱,天子步行求雨,王錫爵提出自己的政策。李植、江東之與大臣申時行、楊巍等人相謀劃,認為王錫爵在朝廷內外頗負時望,而且過去與張居正不合,所以力推王錫爵加入內閣。待王錫爵入閣後,與申時行十分投機,反而出疏竭力排擠李植等人,李植等遂去。當時申時行為首輔,許國次之,王錫爵位在第三,三人同為南方人,而且王錫爵與申時行又是同科,同郡,然而申時行生性柔和,而王錫爵性剛負氣。九月十二日,賜羅衣兩件。二十七日,稱病請假。二十九日,賜羊一品,甜醬瓜茄一壇,白米二石,酒十瓶。十月十日,以生病求退,不許。十四日,派太醫院院判朱儒等五員來診病。十一月十五日,收到其弟原河南提學副使王鼎爵於閏九月二十五日病故消息,上書求退侍奉老母。
萬歷十四年,王錫爵被任命為會試主考官。
萬歷十五年,正月二十五日,萬歷皇帝駁回王錫爵辭呈。大明會典成書,王錫爵官晉一品。封太子太保,王錫爵上書請辭,改封太子少保。
萬歷十六年,江南大荒,請旨免江南部分稅糧。免四分,改折六分。六月八日,萬歷皇帝王錫爵二品俸三年考滿,賜原封鈔兩千貫,羊一隻,酒十瓶。吏部奉旨,以考勞績茂,加太子太保,餘官如故,蔭一子入監讀書,照新銜給浩命。王錫爵上疏請辭,不許。八月,王錫爵子王衡參加順天府鄉試,名列第一。言官彈劾禦史馬象乾,皇帝知道馬象乾與張居正關系緊密,下旨把他送到鎮撫司。王錫爵與眾官具陳上救,得免。巨鐺張鯨挾東廠橫行,王錫爵和申時行決定除去他。十二月十二日,給事中李沂彈劾張鯨,萬歷皇帝下旨杖李沂六十,革職。王錫爵上疏反對所大臣交給鎮撫司。這年冬有人提議開礦,王錫爵與申時行上疏反對。王錫爵的兒子王衡,參加順天府鄉試,位列第一。禮部郎官高桂、刑部主事饒申上章奏論,以為此科大臣子弟連連中選,恐有不公,請復試舉子。王錫爵十分氣憤,連連上章為自己申辯,言語十分激憤。復試結果,王衡仍排第一。因此,饒申被逮下獄、除名,高桂貶斥邊方。禦史喬璧星請皇上戒諭王錫爵,務必要寬洪大量,作一個“休休有容”的大臣。王錫爵又上書為自己辯白。此事對王錫爵也帶來瞭一些負面影響,使他的威望有所降低。
當時群臣紛紛上書請神宗早立皇儲,以定國本,神宗皆不聽。王錫爵上疏建議神宗“勤禦朝講,日親大臣,經常披閱章疏而早定根本”,神宗“溫旨報聞”。萬歷十八年(1590)元日,神宗駕禦毓德宮,召內閣輔臣進見。神宗牽著皇長子的手,用以說明他們父子二人關系很融洽,沒有廢長立幼的意思,大臣們連忙跪拜。神宗於是手諭各大臣:“倫序已定,朕何敢私?特以皇長子羸弱,待十年後,大典並行。”
萬歷十九年(1591年)夏,以母親患病,王錫爵請假探視,滯留不歸。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申時行、許國、王傢屏相繼離開內閣,宰輔乏人,神宗遂又召王錫爵回朝,拜為首輔。此前神宗曾答應於二十一年春舉行冊立大典。朝臣們都在拭目以待。王錫爵密請皇上早做打算,神宗想出新的拖延理由,將三位皇子並封為王,數年後,如果皇後仍未生育,再行冊立。王錫爵順從地奉詔擬旨,提出瞭“三王並封”之說。即將長子常洛、三子常洵、五子常誥同時封為藩王,虛太子位以待。此說一出,舉朝嘩然。大臣們把矛頭直指王錫爵,群臣彈劾之章如雪片般飛至,造成內閣與部臣間的矛盾日益激化。一次,王錫爵對顧憲成抱怨:“當今所最怪者,廟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顧憲成立即反唇相譏道:“吾見天下之是非,廟堂必欲反之耳!”後迫於公論,神宗不得不取消“三王並封”。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秋,皇太後生辰,神宗接受群臣朝賀後,獨召王錫爵於暖閣,王錫爵再次力請早定國本。神宗說:“中宮有出,奈何?”錫爵言道:“此說在十年前猶可,今元子已十三,尚何待?況自古至今,豈有子弟十三歲猶不讀書者。”神宗聽瞭很感動。萬歷二十二年(1594)神宗終於下詔,請皇長子出閣讀書。禮節依太子出閣的舊制,舉朝上下一片欣慰。
王錫爵在任首輔期間,曾奏準停止江南織造和江西陶器,減雲南貢金,出內庫錢糧賑濟河南饑民,神宗全都照準。但在考察在京官員時,考功郎中趙南星因秉公罷黜瞭一些不合格的官員,這其中有大學士趙志皋的弟弟,也有王錫爵的舊屬,於是內閣與部臣的關系再起沖突,結果神宗下旨將趙南星先是降三級,調外任用,後竟革職為民。連一大批為他上章呼冤的大臣也都受到貶謫。朝臣們自然把這些都算在首輔王錫爵的身上,認為是他一手操縱的,因此對他十分憤恨。王錫爵多次上書申辯無效,遂連上八疏辭去瞭相職,回鄉養老。七年後,皇太子冊立東宮,神宗特遣官賜敕存問,言:“冊立朕志久定,但因激阻,故從延緩。知卿忠言至計,尚鬱於懷,今已冊立、冠婚並舉,念卿傢居,系心良切,特諭知之。”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廷推內閣大臣時,神宗雖然任用瞭於慎行、葉向高、李廷機,但仍惦念王錫爵,特加少保銜,遣官召他赴任。王錫爵三次婉辭不就,神宗堅持任用。當時言官們的勢力很強,每日奏章不斷,王錫爵遂進密帖給神宗,讓神宗“於章奏一概留中,特鄙夷之如禽鳥之音。”言官們聽說後,引起公憤。紛紛上章彈劾,將此前舊賬又都搬出。王錫爵本不準備就職,於是更加決心杜門養老。神宗雖然越加眷顧,王錫爵就是執意不出。三年後,病逝於傢,享年77歲。朝廷贈他太保銜,賜謚號文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