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圖帖睦爾 元朝第八位皇帝

圖帖睦爾 元朝第八位皇帝

中文名:孛兒隻斤·圖帖睦爾

外文名:t?btemür qaγan

別名:札牙篤可汗、札牙篤皇帝

國籍:蒙古元朝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大都(北京)

出生日期:1304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1332年9月2日

職業:皇帝

信仰:藏傳佛教

政變即位

元文宗孛兒隻斤圖帖睦爾,又稱札牙篤皇帝,元武宗次子,明宗弟,母文獻昭聖皇後,唐兀氏。 他是元朝第12位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後復位,在位時間為1329年—1332年,在位時間共計4年)。 元英宗時,圖帖睦爾曾被流放至海南瓊州,泰定帝即位後召還京,晉封懷王,出居建康、江陵等地。

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死,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在發動大都政變,謀立武宗長子周王和世瓎為帝,後以路遠改立圖帖睦爾。 燕鐵木兒自大都發難之初,即屬意於出藩江陵的武宗次子圖帖睦爾為帝位繼承人。雖然他“且宣言已遣使北迎”武宗長子和世瓎於北邊,後來又矯稱和世瓎使者南來,“雲周王從諸王兵整駕南轅,旦夕即至矣”,但兩都之戰結束前,大都政權並沒有真正派使者去邀約過和世瓎南還。當時由大都通往漠北,不一定非取道上都。因此燕鐵木兒的這種作法,很難用兩京道路不通來解釋,應當別有用心。圖帖睦爾到達大都的翌月(致和元年九月),燕鐵木兒即以“人心向背之機,間不容發”為諫,示意圖帖睦爾搶先即位。五天之後,圖帖睦爾在大都稱帝,以當年為天歷元年,同時宣佈“

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

”。 

上都克復後,圖帖睦爾迫於元仁宗在大德末年“推奉聖兄、謙居儲貳”的前例,遣使往迎和世瓎。寄居於西北宗藩封地的和世瓎,這時剛滿三十歲。根據叔侄相繼原則,他本應是仁宗的帝位繼承人,卻被逼迫流落北徼,因而博得北方宗王的普遍同情;仁、英兩朝加強漢法而引起的草原貴族的不滿心理,可能更刺激起他們要把和世瓎推上大汗寶座的政治動機。所以當大都使者抵臨時,“朔漠諸王皆勸帝(按指和世瓎)南還京師”。和世瓎在一片擁戴聲中,飄然啟程,於天歷元年(1328)底東至金山。嶺北行省平章潑皮、出鎮北邊的武寧王徹徹禿相繼西馳奉迎。和世瓎已完全陶醉在這番太平景象中。天歷二年(1329年)正月末,他在事先沒有告知圖帖睦爾的情況下,僅僅經過扈行的察合臺宗王以及在場的其他漠北諸王、大臣合議,就在和林之北即皇帝位。

明文之爭

但是,和世瓎似乎過高地估計瞭漠北輿情在決定嗣君人選方面的影響力。他一心以為自己可以重演乃父武宗在皇弟“肅清宮闈”之後從漠北南返即位的歷史故事,卻忘記瞭武宗作為總兵北邊的統帥,是以三萬精兵相扈從的強大武力為後盾而取得帝位的。和世瓎並沒有直接控制強大的軍隊,隻有貼身衛士一千八百多人; 察合臺後王燕隻吉臺雖然與他一同南返,但是也未見有重兵隨行。和世瓎欲憑極其有限的政治資源,去染指大都集團幾經浴血奮戰才到手的皇位,前途本來就不容樂觀。但他對此毫不經心,任情舉措,終於導致殺身之禍。四月,攜帶玉璽北迎和世瓎的燕鐵木兒一行至行在入覲。這個左右大都局勢的蓋世功臣,現在要當面試探一下新君對他的態度。和世瓎雖然宣佈“凡京師百官,朕弟所用者,並仍其舊”,對燕鐵木兒“仍命為中書右丞相,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監修國史、答剌罕、太平王並如故”,但是卻削去瞭他手中的大部分兵權,沒有將圖帖睦爾原授的知樞密院事一職重新委任給他 。

對圖帖睦爾來說,一經即位為帝,原先的“固讓之心”也逐漸銷蝕。可是因為已有前言昭示天下,他的心情十分矛盾。天歷元年十一月,迎接和世瓎到京即位的首批使臣離開大都。僅僅十幾天以後,圖帖睦爾又下令為自己的元妃卜答失裡造皇後玉冊、玉寶。次年正月,和世瓎的使者抵達大都。圖帖睦爾在明知大兄已決意南歸的情況下,仍搶先完成以冊命皇後告於南郊、太廟,以及在大明殿冊封皇後的一系列儀式。當時朝臣中有人建言:“陛下已詔天下,讓位於大兄。今立後,是與詔自相違也。”圖帖睦爾聞奏,“嘉其直,賜金織文幣以旌之。後聞之,亦有金幣之賜”; 惟冊後典禮仍照行不誤。不過至少直到五月下旬,圖帖睦爾自大都北行、親迎和世瓎的前後,他還是準備恪守讓位諾言的。出發後第三天,他在途中“置江淮財賦都總管府,秩正三品,隸詹事院”。 這個機構初建於元朝滅宋之後,掌宋謝太後、福王獻納產業及賈似道等人田地所納賦稅,原隸屬皇後中宮,於大德八年(1304年)罷廢。圖帖睦爾在此時恢復江淮財賦府的建制,並將它改隸東宮官署詹事院,顯然是為自己日後以皇太子身分控制這筆重要的財產資源預作準備。

圖帖睦爾用瞭一個多月,才走完從大都到上都這段沉重的路程。在上都停留或有二旬,再取原路趨赴旺忽察都(在今河北張北縣境,是為大都至上都驛路的大拐角處,武宗時建行宮於茲,故名中都),與和世瓎會面。八月一日,和世瓎抵達旺忽察都。次日,圖帖睦爾見大兄於行宮。和世瓎設宴待皇弟及諸王、大臣。兄弟歡合的場面前後未滿五天,和世瓎即於八月六日“暴崩”。圖帖睦爾“入臨哭盡哀。鐵燕木兒以明宗後之命,奉皇帝寶授於帝”,遂簇擁圖帖睦爾疾驅還上都,一路上“晝則率宿衛士以扈從,夜則躬擐甲胃繞幄殿巡護”。 八月十五日,圖帖睦爾在返回上都的第六天再次勿匆即位,是為文宗。明宗和世瓎在天歷之變中暴卒的詳情,可能已永遠成為歷史的秘密。和世瓎之子妥歡貼睦爾親政後,為撤文宗廟主詔告天下曰:“文宗稔惡不悛,當躬迓之際,乃與其臣月魯不花、也裡牙、明理董阿等謀為不軌,使我皇考飲恨上賓。” 至順元年(1330),也裡牙得復秦國公爵位,其姻親鎖住亦再仕為將作使,應即文宗對他們參與謀殺和世瓎的獎賞。但同年七月,鎖住、也裡牙等人“以坐怨望、造符錄、祭北鬥、咒咀”伏誅,與之有牽連的明宗舊人索羅等亦一起被殺。屠寄認為,“也裡牙景教徒,必無造符錄、祭北鬥事,蓋不便論其本辠,虛構獄辭,以飾觀聽耳” 。

至順文治

文宗的漢文化修養超過在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的書法,“

落筆過人,得唐太宗晉祠碑風,遂益超詣

” 。他還會作畫,所繪“萬歲山畫”草圖,“意匠、經營、格法,雖積學專工,所莫能及”。 他曾經轉輾流落於江南、海南和荊湖,對當時民情也應有相當的瞭解。不過,文宗卻處在一個很難有所作為的時代。天歷年間連續兩次重大的變故,致使蒙古色目上層人心離散。兩都戰後遭籍沒財產的官員貴族在百人以上;對隔絕在圍城中的上都官員,後來雖然停止追究,但很多仍被削去官職不復任用。 明宗被弒,蒙古朝官中即有人“移疾不出”, 有諸王、高級官員甚至西域名僧參與的“謀不軌”案接連發生,有的逕以“明宗太子”為號召。

天歷元年四川平章政事囊加臺舉兵,實際上是“

欲翊戴明宗

”;和世瓎一死,文宗擔心原已詔赦的囊加臺復舉事,立即以其“指斥乘輿,坐大不道棄市”。 雲南行省丞相也兒吉尼是武宗舊臣乞臺普濟之子,本人亦曾扈武宗鎮北。天歷元年文宗即位後,兩次召也兒吉尼入朝,不至。他不大可能站在上都一邊反對武宗後人;抗命不至,當是出於效忠和世瓎的立場。二年三月,也兒吉尼大概猶疑動搖,想要投奔文宗,故被雲南諸王及其他省官黜斥,取道八番赴大都。六月,明宗南歸途中曾“賜駙馬脫必兒鈔千錠,往雲南”。直到明宗暴死、文宗再即位之後,雲南諸王禿堅等才最後改變觀望態度,於至順元年正月公開稱兵。戰火彌漫整個滇東北,元廷先後調四川、江浙、河南、江西、陜西、朵甘思、朵思麻等處軍隊,歷時年餘,方始平亂。自忽必烈朝以來,蒙古高層內部的躁動不穩,以文宗朝為甚。所以陳思謙在至順元年“建明八事”,除瞭“正君道”外,最先提到的就是“結人心”;虞集為殿試擬制策,亦首以“勸親親,體群臣,同一風俗,協和萬邦”為問。 由於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限制,文宗臨朝四年間,隻好專心著意,以追求振興文治的表面效果為滿足。通過建立奎章閣學士院和修撰《經世大典》,他將當時幾乎所有的名儒都籠絡在自己周圍,用虛崇文儒的手段來收攬漢地民心。

晚年逝世

文宗重祚以後,修《經世大典》,建圭章閣,欲興文治。但是文宗在位期間,丞相燕帖木兒自持有功,玩弄朝廷,元朝朝政更加腐敗,國勢更加衰落。文宗在位期間國內多爆發農民起義,大動亂正在醞釀之中。至順三年(1332年)八月,文宗病死,終年29歲,死前自悔謀害兄長之事,吐露真情,遺詔立明宗之子以自贖。死後葬起輦谷,廟號文宗,謚號聖明元孝皇帝,尊號(汗號)札牙篤汗。 

文宗臨終前囑咐道:“昔者晃忽叉(即旺忽察都)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 他決意傳位給明宗長子妥歡貼睦爾。當時權傾天下的燕鐵木兒擔心事情敗露,決定封鎖文宗遺詔,傳位給明宗次子懿磷質班,是為寧宗。年僅7歲的寧宗在位53天後得病而死。燕鐵木兒千方百計阻擾妥歡貼睦爾繼位,直到燕鐵木兒病死,妥歡貼睦爾才登基稱帝。當年翊戴明宗、文宗奪位的伯顏起而代之,拜中書右丞相,進封秦王,在與燕鐵木兒子、左丞相唐其勢爭奪權勢的鬥爭中取勝。此後,伯顏

“獨秉國鈞,專權自恣,變亂祖宗成憲,虐害天下,漸有奸謀”

 。

虹膜炎  十字架  鑄幣  富林  甘棠路  規模最大  西鋪村  科坑村  崔峒  頭暈  秋江  膽囊惡性腫  曇華  興奮  沙代  仰徐村部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