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 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周培源
外文名:Chou Peiyuan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宜興
出生日期:1902(壬寅年)0828
逝世日期:1993(癸酉年)1124
職 業:科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
畢業院校:清華學校加州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
周培源(1902.8.28-1993.11.24),江蘇省宜興縣人。著名流體力學傢、理論物理學傢、教育傢和社會活動傢。九三學社社員、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
1924年周培源畢業於清華學校,1927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獲博士學位,是加州理工學院畢業的第一名中國博士生。1929年回國後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政協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九三學社第四屆中央常務委員,第五、六屆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屆中央主席,第九屆中央名譽主席。
1993年,經中國有關部門的批準,正式成立周培源基金會。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02年8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的一個書香之傢。父親周文伯是清朝秀才。母親馮瑛生有一子三女,周培源排行第二。
1919年,考入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前身)中等科。學習期間,發表數學論文《三等分角法二則》,受到當時數學教授鄭之蕃的贊許。
1924年,由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
出國留學
1924年秋天,因成績優秀,被清華學校派送去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系繼續完成大學課程。
1926年春、夏兩季分別獲學士和碩士學位。
1927年,周培源入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繼續攻讀研究生。他先從師貝德曼,後改從數學傢埃裡克·坦普爾·貝爾(Eric Temple Bell),做相對論方面的研究,並參加數學譜系計劃(Mathematics Genealogy Project),次年獲理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題目為《The Gravitational Field of a Body with Rotational Symmetry in Einstein's Theory of Gravitation》,並獲得最高榮譽獎(Summa cum laude)。
1928年秋,他赴德國萊比錫大學,在沃納·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教授領導下從事量子力學的研究。
1929年,赴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學校,在沃爾夫岡·泡利(Wolfgang E.Pauli,194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教授領導下從事量子力學研究。
回國任教
1929年回國,被聘為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其時年僅27歲,並先後在西南聯大、北京大學任教授。
1932年,周培源與王蒂澄女士結婚,生有四個女兒。王蒂澄退休前,一直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教書。
1936年至1937年,據清華大學休假規定,周培源赴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院從事理論物理的研究。其間參加瞭愛因斯坦(Einstein)親自領導的廣義相對論討論班,並從事相對論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
1937年,他假滿回國。不久,抗日戰爭爆發。7月底,平津淪陷。8月,侵華日軍開進瞭清華園。周培源受校長梅貽琦之托,安排學校南遷,曾先後任長沙臨時大學和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教授。在這期間,他抱著科學傢應為反戰服務,以科學拯救祖國危亡的志向,毅然轉向流體力學方面的研究。
赤子之心
1943年至1946年,周培源再次利用休假赴美國。他先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從事湍流理論研究,隨後參加美國國防委員會戰時科學研究與發展局海軍軍工試驗站從事魚雷空投入水的戰事科學研究。當時,周培源明確提出:不做美國公民;隻擔任臨時性職務;可以隨時離去。
1946年7月,離職去歐洲參加牛頓誕生300周年紀念會和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他還參加瞭在法國召開的第六屆國際應用力學大會,並被這次大會以及會後新成立的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選為理事。同年10月,周培源由歐洲重返美國。
1947年2月,與夫人攜三個女兒全傢離開美國返回上海。4月回到北平,繼續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並相繼擔任清華大學教務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81年因年事已高,周培源主動辭去瞭校長職務。
1951至1982年間,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1952年,在北京大學領導創辦瞭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即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還領導建造瞭北京大學直徑2.25米的三元低速風洞。相繼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副校長、校長、黨委副書記。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並曾任數理化學部的常務委員。
1957至1986年間,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1958至1986年間,先後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名譽主席。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2年10月6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一篇5000多字的闡述基礎理論的教學和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的文章,同時還給周恩來總理寫信,提出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的三點建議。
1978年3月開始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至1981年5月)。6月27日,中共中央批準,周培源正式就任北京大學校長。10月7日周培源為團長的中國教育代表團抵達美國西海岸城市舊金山,主要參觀、訪問瞭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大學。
1980年周培源處理復雜的派關系讓他不堪重負,身心俱疲,選擇瞭“激流勇退”。
1993年11月24日周培源在北京逝世。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
来源:74U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