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曆史 > 人物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尹如圭 邵陽東陸抗日遊擊大隊大隊長

尹如圭 邵陽東陸抗日遊擊大隊大隊長

逝世日期:1949年7月

中文名:尹如圭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日期:1918年2月

尹如圭(1918~1949),名國瑞,字景星。今邵東縣流光嶺鄉桃花村人,民國7年(1918)生。幼聰慧,又系獨子,倍受寵愛。讀書勤奮刻苦,學業超人,對古代、近代的名著佳作多背誦如流,喜吟詠。及長,廣讀進步書刊,知識甚豐。閱讀《大眾哲學》一書後,寫《我對唯心論和唯物主義的看法》一文,明確指出:“唯心論的觀點是當代人立身處世的大敵”,“隻有堅持唯物論,才能改造世界”,塾師在批語中稱贊如圭是一名富有理想的學生。 民國25年,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采取不抵抗政策,面對共產黨則開展圍剿,企圖一舉消滅。時年17歲的尹如圭,目睹時局,感慨抒懷,作瞭《吊三閭大夫》一詩雲:“汨羅西望碧粼粼,樽酒江邊吊逐。身後才名悲宋景,眼前患難甚贏秦。懷王不是憐才主,楚澤空傷失意人。一卷離騷誰繼響?江河萬古不沉淪。”翌年,尹棄筆從戎,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傢鄉創辦“救亡圖書館”,捐資收集進步圖書幾百冊。還利用星期日召開“時事座談會”,宣傳抗日救亡。蘆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如圭面對山河破碎的慘狀,作《從軍行》一詩:“男兒之驅長七尺,誰甘白頭老書史;昨聞薊北飛胡塵,跨上征鞍征萬裡。”為瞭更深入地發動和組織民眾抗日,如圭和禹問樵等人,在流光嶺及其附近一帶開辦民眾夜校,在崇山鋪、團山等地舉辦抗日宣傳墻報,走村串戶,進行抗日宣傳。民國28年5月,尹如圭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流光嶺支部負責人。翌年秋,中共邵陽地下組織遭到國民黨地方組織的嚴重破壞,共產黨員彭柏林遭慘殺。尹如圭被叛變者向其父尹伊仲告密(伊仲系太一鄉團防局長),為免遭陷害,隨即潛逃安鄉,以幫工、做小生意糊口度日,與中共組織失去聯系,無比憂傷,賦詩雲:“風木興懷嗟失養,江山蒿目痛連兵。已判殲虜難久戰,和平消息總堪驚乙”。 民國32年,尹如圭輾轉回到傢鄉流光嶺。其父以為如圭回心轉意,也不再責怪其往事。並說:“今後你拿筆桿子宣傳抗日,我拿槍桿子和日本侵略者拼,日寇如果敢來太一鄉殺人放火,就叫它片甲不歸。”尹如圭聽後,站起來說:“日本侵略者太殘忍瞭,我雖是文弱書生,膽是“逼”出來的,我也要拿槍桿子,一起幹,還望父親把本分拿出來”。其父不予反對。遂收長短槍枝100多支,集中起來,組成一支300多人的抗日遊擊大隊,尹如圭任大隊長。民國33年秋,日軍侵犯邵東地域後,尹如圭率抗日遊擊隊,晝伏夜出,出奇制勝地給以抗擊。太一鄉沒有受到侵略者的進犯,鄉民稱太一鄉為“太平鄉”。抗日戰爭勝利後,尹如圭著手新聞事業,決心“要為人民奔走吶喊,啟發思想,識別真偽忠奸”。民國35年,尹和禹問樵、陳蕓蒼一道,在鄉間創辦《開平周報》,以求實、敢言為宗旨,用事實揭露國民黨制造內亂,殘害人民的罪行,深受民眾的歡迎。為瞭擴大發行量,民國36年夏,將《開平周報》社址遷往邵陽城內,一日一刊,不久與《鐵報》合並,改名《勁報》,尹任社長,禹問樵任主筆。經過籌備,是年12月20日出版發行。尹以辦報為掩護,開展秘密工作。民國37年5月,尹再次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38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地方進步人士紛紛組軍起義,尹如圭受中共邵陽縣工委的派遣,離開報社,回到傢鄉,接管其父控制的國民黨地方武裝,並進行整頓改造。是年5月底,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員會,將東鄉李建中、—張大野、寧瑞林,南鄉(邵陽縣)莫新春的起義部隊,組建為湖南人民解放總隊湘中二支隊,尹任司令員。6月26日,在真人嶺斌公祠(今邵東砂石鄉內)宣佈起義,旋繼開赴衡、邵、祁邊區一帶,開展遊擊活動,牽制白崇禧部隊行動,策應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邵陽。7月中旬,邵陽縣保安團、警察大隊及匡國軍(匪首)、張極垣等部3000餘武裝,對湘中二支隊進行圍剿。在一次分散撤退中,因叛徒向匡國軍密告,遭伏擊,尹被捕,酷受審訊,堅貞不屈。7月20日深夜,尹被殺害於邵東流澤所六合亭。1949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邵陽,全境解放,是年12月5日,邵陽各界人士在導群,中學舉行追悼大會,悼念烈士忠魂。

各式各樣  朱樓村  汽輪  八號  福如東海  鄉巴佬  大紅大紫  上文  王拱辰  軸位  莊健康  鋼條  莊泉路  開科取士  投資決策  頭戴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