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范 東漢末年荊南桂陽郡太守
来源:74U閱讀網
中文名:朱常潤
參考資料:《明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八》
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受封惠王。在京師居數十年,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崇禎帝即位後,才就藩到荊州府。在荊州十年,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張獻忠在湖廣四處征戰,威震一時,湖廣的明朝藩王或被殺,或逃亡。朱常潤也四處逃竄,先奔衡州,又奔紹興,居無定所。崇禎帝自殺後,江南部分士紳曾有立常潤為監國之意,但常潤卻非可立之人,常潤皈依釋教,整日禮佛參禪,不通人間事理,對朝政一無所知。正因為如此,常潤不能成為抗清領袖。
清軍攻占江南後,進軍杭州,潞王朱常淓降,不久,居臺州的崇王朱慈爚也降清,居紹興的朱常潤也隨即降清。此時是順治二年(1645)秋季。常潤被攜入北京後,上奏清廷,感謝清廷“不殺”、“奉恩給養”,並極力闡述自己“
自幼皈依佛教,不諳人事
”,當然,目的就是為瞭生存下去。但是清廷的並不因為朱常潤的退縮求生存而對他法外施恩,朱常潤依然擺脫不瞭被絞殺的命運,古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明朝已經滅亡,明朝的皇族也不會存在。他們隻有兩條路:死和逃亡。順治三年(1646年)春季,京師風傳南方抗清力量與京城內的明朝皇族相聯合,欲圖復辟。清廷隨即對投降的明朝王爺們的府邸進行搜查,結果真就搜出瞭金銀印信等“證據”。當然,此舉完全是清廷的把戲,朱常潤等人自降清的那一刻起,其活動已受到嚴密監視,這印信從何而來,不得而知。總之,結局就是朱常潤等人在五月的一天被集體殺害,地點就是今天北京的柴市口附近,和朱常潤一起被殺的還有朱常淓、朱由崧(弘光帝)、朱由棷、朱紹烿、朱慈爚等十一人。朱常潤卒年五十二歲,其葬處不明,其後代情況少有見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