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族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陜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社火

陜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社火

陜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皮影又稱燈影,在燈光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佈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皮影戲原為宮廷戲,唐以後流傳於民間。陜西是皮影戲的發源地之一。華縣皮影為陜西東路皮影之代表,在全國頗負盛名。

華縣皮影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在中國的傀儡戲劇中獨樹一幟,它起源於漢,興盛於唐、宋、清。清末民初時演唱班社有二、三十傢,本世紀30年代曾發展到48傢之多。七十年代後仍有17傢,從事皮影藝人數百餘人,著名皮影藝人有潘京樂、郝炳黎、魏振業、李俊民、汪天喜(雕刻)魏治全(雕刻)等十餘人。

華縣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為原料,經刮、磨、刻、染、熨、綴等20餘道工序精工細作而成,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瓏,高約35厘米,以正側面為主,雕刻刀法以鏤空為主,結合傳統的繪畫線描形式、萬字,魚鱗、星眼、梅花、松針等。其作色采用傳統繪畫工筆重彩方法,以鏤線分色,用固有色平塗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紅大綠作強烈對比,鏤線計白,自然調和,絢麗諧調,簡潔明快,精致高雅,不僅用於演戲,也用於收藏,是不可多的藝術珍品。

陜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社火

社火
簡而言之,社火產生原始自發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民間祀社風俗歌舞是其主要表現形式。

社火的特指意義,即是指春節期間民間帶有媚神性質的風俗歌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是為中華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傳統和歷史。

我們現時所說的社火泛指舊時迎神賽會所扮演的各種雜戲。"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難避邪。"社火"是村與村,社與社為祭祀、悅人和社交,在特定的時間(中國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內,群眾自發的民間習俗活動。它是民族感情的渲泄,又是才智和生命力展示。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種類較多,有三眼炮、旗仗、鑼鼓、高蹺、撓桿、秧歌和各種民間舞蹈等,社火表演中的各種鑼鼓隊頗具特色,其中較為壯觀的要數韓城的百面鑼鼓、挎鼓子、撓桿和大荔的立桿等。百面鑼鼓流傳於韓城、合陽等地,往往排在社火隊伍的前邊,俗稱響器。

表演時,有120餘人參加,老鼓居中,小鼓四面環列,40面大鑼和40面鐃鈸分列左右,兩人手持搖桿指揮,鑼鼓敲起,氣勢磅礴,節奏分明,聲傳數十裡,場面雄壯宏偉,群眾編口訣稱贊“百面鑼,隨大鼓;鐃鈸隔,手鑼補;看花哨,數小鼓;看氣勢,像猛虎”。挎鼓子是社火中的祀神樂器,相傳元滅金後,為慶賀勝利,軍民同樂,後人世代沿襲,作為祭祀法王的鼓樂。

陜西民間藝術 華縣皮影 社火

早期表演時,鼓手均頭戴尖頂坡式紅纓涼盔,身披黃馬褂,腰束白色佈裙,足蹬戰靴,擊鼓時仰面朝天,馬步蹲襠式擊鼓,有蒙古騎士風度。挎鼓子的樂器除鼓、鑼、鐃鈸外,還有嗡號(即海螺),帶有古軍樂痕跡,其樂譜有老虎磨牙、釘圪巴、肚子疼等。撓桿是為社火鑼鼓隊渲染氣氛的彩色花桿,表演者女裝打扮(早期為男扮女裝,後改為裝扮時髦的姑娘),手執4米長飾有彩綢花束和串串銀鈴的撓桿(有的還裝有鏡子或印花毛巾、被面等),渾身擺動,雙腿上下有節奏地踩動,撓桿隨鑼鼓點、鐃鈸在空中翻飛,幾十根撓桿上的五色花束在鼓手上空飛舞,場面十分動人。

立桿是社火隊中祭祀性的表演節目,其表演者為男青年,也著服化妝,手執3米多長的竹桿,在社火隊兩旁活動,行進中做一些騰空翻身的動作。獨桿轎是社火中的雜耍節目,表演時,由兩個身強力壯的男青年著服化妝,肩抬一根木桿,桿上有一身著滑稽服裝的醜角,社火隊行進中,在桿上不斷做倒立、直立等動作,也有驅趕阻礙社火隊前進人群的作用。裝扮醜角的演員一般反應迅速,能言善辯,有即興表演的才能。

當兩隊社火對陣時,往往要對詩文,內容多是當地的真人真事,雙方互相揭短,有的是對方村裡的趣事怪事,也有指責壞人壞事和不孝子女的。到現今,詩文中加進瞭歌頌文明新風的內容,既詼諧風趣,又有教育意義。1984年,轄區各縣舉辦瞭民間社火表演比賽,中國藝術研究院、陜西省藝術研究所對部分縣的社火表演錄瞭像。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電視的普及,大型社火表演逐漸減少。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感光材料  不拖沓  古訓  那堪  豆豉  前不巴村  禦水岸  振科  稻福樂  超越夢想  沉魚落雁  艱難  三祖像  趙玉田  不管三七二  闔傢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