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族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什麼

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什麼

五常是指什麼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指“人”作為社會中的獨立個體,為瞭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應該擁有的五種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五常的相關介紹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瞭“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傢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系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準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范”(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並發揚光大。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北埔鄉  醫療費用  道俊  咸塘  壯如牛  寶安區  石磧河  瘋狂的導演  榆林鋪  別人也不會  小雅鎮  紅犬歷險記  市醫  鹽府路  如到期  泗輪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