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民族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雨打芭蕉

廣東音樂十大名曲之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
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樂譜最早載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弦歌必讀》,後由潘永璋改編,成為廣東音樂代表性曲目。曲首以流暢明快的旋律表現人們的喜悅之情,然後接以句幅短小、節奏頓挫、並比排列的樂句互相催遞,短促的斷奏,猶似雨打芭蕉淅瀝之聲,極富南國情趣,最後為氣氛熱烈的快板段落。最初由呂文成等3人演奏灌制第一張唱片,風格樸實清新,由大中華粵樂隊演奏的第二張唱片曾加入西洋樂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南區代表團在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在曲中加入瞭笛子和碰鈴等樂器,音樂表演熱情而富有生氣。

其後不同時期改編者們曾從結構、配器和多聲效果等方面對此曲進行探索加工,而使樂曲在藝術形式上日益成熟而臻於完美。50年代初,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時,廣東代表隊演奏瞭《雨打芭蕉》,由於增加瞭笛子和碰鈴,更顯得充滿熱情,富有生氣。後來又經過多次改編,配上瞭多聲部,采用瞭一些新的作曲技法,音調更加精彩,別有情趣。

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淒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沖《點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淒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淒惻。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舒川  英語四級  西疇縣  書香村  脈紅螺  南石村  章法  肖像權  什川鎮  野獸派  加朵  羅道  紫紺型  本部  呼風喚雨  葑門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