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園有桃

園有桃

作者:佚名

原文:園有桃,其實之肴。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知我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譯文

園中桃樹壯,結下桃子鮮可嘗。心中真憂悶呀,姑且放聲把歌唱。有人對我不瞭解,說我士人傲慢太驕狂。那人是對還是錯?你說我該怎麼做?心中真憂悶呀,還有誰能瞭解我?還有誰能瞭解我,何必掛念苦思索。
園中棗樹直,結下棗子甜可食。心中真憂悶呀,姑且散步出城池。有人對我不瞭解,說我士人多變不可恃。那人是對還是錯?你說我該怎麼做?心中真憂悶呀,還有誰能瞭解我?還有誰能瞭解我,何必掛念苦思索。

註釋

①之:猶“是”。肴,吃。“其實之肴”,即“肴其實”。
②之:猶“其”。
③歌、謠: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此處皆作動詞用。
④是:對。
⑤其:作語助。
⑥蓋(hé 何):通盍,何不。亦:作語助。
⑦棘:指酸棗。
⑧聊:姑且。行國:離開城邑。“國”與“野”相對,指城邑。
⑨罔極:無極,妄想,沒有準則。

創作背景

這是一位賢士憂時傷世的詩。《毛詩序》雲:“《園有桃》,刺時也。大夫憂其君國小而迫,而儉以嗇,不能用其民,而無德教,日以侵削,故作是詩也。”詩人對現實有較為清醒的認識,但不被人理解,因而心情鬱悶憂傷。於是長歌當哭,以此詩表達深深的哀婉傷痛之情。
參考資料:
1、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11-212
2、
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09-211

鑒賞

這首詩語言極明白,表現的思想感情也很清楚,然而對詩人“憂”什麼,時人為何不能理解他的“憂”,反認為他驕傲、反常,難以找到確切答案。同時他自稱“士”,而“士”代表的身份實際並不確定,《詩經》中三十三篇有“士”字,共54個,僅毛傳、鄭箋就有多種解釋,如:“士,事也”,指能治其事者;“士,卿士也”;“士者,男子成名之大號也”;“士者,男子之大號也”;“言士者,有德行之稱”;“士,軍士也”;“他士,猶他人也”等,所以這個自稱“士”的詩人是何等角色,很難認定。與之相應,對此篇的主旨就有瞭多種臆測:《毛詩序》謂“刺時”,何楷《詩經世本古義》作實為“晉人憂獻公寵二驪姬之子,將黜太子申生”;豐坊《詩說》說是“憂國而嘆之”;季本《詩說解頤》以為是“賢人懷才而不得用”;牟庭《詩切》以為是“刺沒入人田宅也”。今人或說“傷傢室之無樂”,或說“嘆息知己的難得”,或說“沒落貴族憂貧畏饑”,或說“自悼身世飄零”,或說“反映瞭愛國思想”,不一而足。《詩經選註》說:“我們從詩本身分析,隻能知道這位作者屬於士階層,他對所在的魏國不滿,是因為那個社會沒有人瞭解他,而且還指責他高傲和反覆無常,因此他在憂憤無法排遣的時候,隻得長歌當哭,自慰自解。最後在無可奈何中,他表示‘聊以行國’,置一切不顧瞭。因此,從詩的內容和情調判斷,屬於懷才不遇的可能性極大。”故指此為“士大夫憂時傷己的詩”。
此詩兩章復沓,前半六句隻有八個字不同;後半六句則完全重復。兩章首二句以所見園中桃樹、棗樹起興,詩人有感於它們所結的果實尚可供人食用,味美又可飽腹,而自己卻無所可用,不能把自己的“才”貢獻出來,做一個有用之人。因而引起瞭詩人心中的鬱憤不平,所以三、四句接著說“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他無法解脫心中憂悶,隻得放聲高歌,聊以自慰。《毛詩序》說:“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位正是因為歌之不足以瀉憂,決定“聊以行國”,離開他生活的這個城市,到別處走一走,看一看。這隻是為瞭排憂,還是想另謀出路,無法測知。但從詩的五六句看,他“行國”是要換一換目前這個不愉快的生活環境,則是可以肯定的。詩雲:“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罔極)。”詩人的心態似乎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因為他的思想,他的憂慮,特別是他的行為,國人無法理解,因此不免誤解,把他有時高歌,有時行遊的放浪行動,視為“驕”,視為“罔極”,即反常。詩人感到非常委屈,他為無法表白自己的心跡而無可奈何,所以七、八兩句問道:“彼人是哉?子曰何其?”意思是:他們說得對嗎?你說我該怎麼辦呢?這兩句實際是自問自答,展現瞭他的內心無人理解的痛苦和矛盾。最後四句:“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詩人本以有識之士自居,自信所思慮與所作為是正確的,因而悲傷的隻是世無知己而已,故一再申說“其誰知之”,表現瞭他深深的孤獨感。他的期望值並不高,隻是要求時人“理解”罷瞭,然而這一丁點的希望,在當時來說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隻得以不去想來自慰自解。全詩給人以“欲說還休”的感覺,風格沉鬱頓挫。陳繼揆《詩經臆補》認為:“是篇一氣六折。自己心事,全在一‘憂’字。喚醒群迷,全在一‘思’字。至其所憂之事,所思之故,則俱在筆墨之外,托興之中。”
這首詩以四言為主,雜以三言、五言和六言,句法參差,確如姚際恒所說:“詩如行文。”(《詩經通論》)押韻位置兩章詩相同,前半六句韻腳在一、二、四、六句末;後半六句換韻,韻腳在七、八、十、十一、十二句末,並且十、十一兩句重復,哀思綿延,確有“長歌當哭”的味道。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歌迷  弛豫時間  煙筒  兩歲  喂養不當  朝勤路  北屯區  李麻堼  渦旋  膳魔師路  解甲倒戈  月子病  虎躍  總想  尚華路尚稷  希歐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