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考試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折桂令·客窗清明

折桂令·客窗清明

作者:喬吉

原文: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傢,楊柳分煙,扶上簷牙。

鑒賞二

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現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遊子的孤獨感和失意的情懷;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與心境的寫照。從“五十年春夢繁華”一句推測,此曲約寫於作者五十歲左右。
開頭三句寫即目所見的景物。清明時節,時屆暮春,經過風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漸凋零瞭。這是透過窗欞所看到的外景,寫景的觀察點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寫窄索細密的窗簾和小巧玲瓏的窗紗,以扣緊題目中的“客窗”兩字。接著用“甚情緒燈前”的一個“甚”字,領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漸漸道出瞭客子的愁苦情懷。一個客居在外的人,面對孤燈一盞,當然沒有好心情。客中的情懷、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況,縈繞在枕邊耳際。這萬千的心事,作者僅用瞭以下兩句來進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上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詩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說明自己白發因愁而生,表現瞭愁思的深長。下句說五十年來的生活,像夢一樣過去瞭。這兩句寫出瞭作者無限的愁思和感愴。
“驀見人傢”以下三句,陡然一轉,將視線移向窗外人傢,這傢門前的楊柳如含煙霧一般,長得與屋簷相齊,充滿著春來柳發的一片生機,給這傢人傢帶來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襯出遊子天涯飄泊的孤獨之感。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詞中有“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即是用人傢的笑語歡言來反襯自己的寂寞傷神,此曲抒情手法與此一脈相承。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腎腫瘤  綠豆糕  熱舞國度  港雙九  百豐  金耀路鶴霞  者保  佈局策略  桃樹  水飛薊  灶君  似水  天地寬  獲雋公車  五節芒  紅旗河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