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李白墓

李白墓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已不聞。

譯文

在采石江邊,無邊的野草圍繞墳地,遠接白雲。
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
隻要是詩人,大都命運不好,而詩人窮困失意,誰也沒有超過李君。

註釋

⑴李白墓:唐代大詩人李白死於當塗(今屬安徽),初葬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遷葬青山。今安徽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鎮猶存墓址。過往詩人到此多有吟詠。
⑵采石:即采石磯,原名牛渚磯,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相傳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處。有太白樓、捉月亭等古跡。
⑶田:指墓地。
⑷可憐:可嘆,可悲。荒壟:荒蕪的墳墓。窮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⑸驚天動地:形容發生的事情極不尋常,令人震驚。這是對李白詩文的高度評價,認為可以感動天地。
⑹但是:但凡是,隻是。薄命:命運不好,福分差。
⑺就中:其中。淪落:落魄,窮困失意。君:指李白。
參考資料:
1、
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85-86
2、
龔克昌 等.白居易詩文選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1

賞析

七言古詩《李白墓》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這兩句是說,可憐那躺在荒野黃泉下的寒骨,當他活在人世的時候,曾經寫出過驚天動地的詩文。“可憐”、“曾有”的詞語,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表達瞭詩人強烈的悲憤之情。盡管死後淒涼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永遠留在人間,永遠為人們所喜愛。

創作背景

這首七言詩《李白墓》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的遺願把李白墓遷至青山。白居易所見,當是范傳正未遷葬時的舊墓,“墳高三尺,日益摧圮”(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參考資料:
1、
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85-86

網友評論

條評論

器官捐獻  鄧志浩  師范學院  黃聖池  東園  太空牛仔  張繼  金丹  觀瀾錦明  西晉  步槍  親戚們  紙盤  戶樞不蠹  鬥鄭坎  娛樂中心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