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南園十三首

南園十三首

作者:李賀

原文: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長腰健婦偷攀折,將喂吳王八繭蠶。竹裡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三十未有二十餘,白日長饑小甲蔬。橋頭長老相哀念,因遺戎韜一卷書。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長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詼諧取自容。見買若耶溪水劍,明朝歸去事猿公。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泉沙軟臥鴛鴦暖,曲岸回篙舴艋遲。瀉酒木欄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長巒谷口倚嵇傢,白晝千峰老翠華。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牽苔絮長蓴花。松溪黑水新龍卵,桂洞生硝舊馬牙。誰遣虞卿裁道帔,輕綃一匹染朝霞。小樹開朝徑,長茸濕夜煙。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譯文

【其一】枝頭上,草蔓中,眼前百花盛開,有大有小,有白有紅,恰如美女的香腮。可惜到瞭黃昏,嬌艷芳香的花兒凋零,隨著春風亂飛,像草草嫁出的女兒連媒人也不用。
【其四】我雖然三十不到,但已二十有餘,常日受饑餓,靠吃蔬菜充腸肚。有一位橋頭老人對我憐念,贈給我講軍傢韜略的一卷兵書。
【其五】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帶上鋒利的吳鉤,去收復那黃河南北割據的關山五十州?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又有哪一個書生能被冊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其六】在典籍中尋覓典故,摘取詞句來寫詩文,老於雕蟲小技之中。往往當破曉的殘月對著簾幕、狀如彎弓掛在天邊時,還在伏案疾書。難道沒有看見遼東一帶還戰亂連年嗎?國傢正當用武之際,即使寫出像宋玉那樣的悲秋文章,又有什麼地方需要它呢?
【其七】司馬長卿不得志,住在空房子裡悲吟。東方朔侍奉漢武帝,靠幽默滑稽換取寬容。看來應該買把若耶溪所出的寶劍,明日回去拜個猿公那樣的師傅練習武功。
【其十】我這今日的邊讓想起獎進賢能的蔡邕,無心制曲吟詩,隻好閑臥春風中。舍南有片竹林,削成青簡倒可以寫字,到老年時,索性在溪邊做個釣魚翁。
【其十三】樹叢裡的小路在晨光中漸漸開朗,細嫩的雜草夜來被煙霧濕染。柳絮落滿河邊,令人驚奇,以為是雪,一場春雨,使水漲滿瞭溪邊的麥田。古廟裡遠遠傳來緩慢的鐘聲,山頭雲氣中一彎缺月高懸。到瞭晚上,漁人們在岸邊敲石取火,點燃竹子,火光映照著漁船。

註釋

⑴小白長紅:指花有小有大,顏色各種各樣。越女:習稱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這裡泛指美女。
⑵嫣香:嬌艷芳香,指花。
⑶未有:一作“未滿”。
⑷小甲蔬:原為莩甲尚小的蔬菜,此處指野菜。
⑸戎韜:即《太公六韜》,此處指兵書。
⑹吳鉤:吳地出產的彎形的刀,此處指寶刀。一作“橫刀”。
⑺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上有秦瓊等二十四人的像。
⑻尋章摘句:指創作時謀篇琢句。老雕蟲:老死於雕蟲的生活之中。
⑼哭秋風:即悲秋的意思。
⑽長卿:漢代辭賦傢司馬相如的字。
⑾曼倩:漢代滑稽傢東方朔的字。
⑿事猿公:據《吳越春秋》所載,越王勾踐曾請一位善劍法的女子到王都去。她在途中遇到一老翁,自稱袁公,與此女以竹竿比劍術,後來老翁飛上樹梢,化作白猿。
⒀邊讓:後漢人,有才能文。蔡邕薦之於朝廷,但沒被重用。此句以邊讓、蔡邕的關系比喻作者與韓愈的關系。
⒁裁曲:指制曲吟詩。
⒂古剎:古寺。
⒃嵐:山頭雲氣。破月:農歷月半以後的月亮。
參考資料:
1、
馮浩非 徐傳武 .李賀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年10月版 :第55-61頁 .
2、
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87-289頁 .

創作背景

李賀組詩《南園十三首》是作者辭官回到福昌昌谷後在傢鄉的南園閑居時所作的一組雜詩,創作時間在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至816年(元和十一年)之間。
參考資料:
1、
馮浩非 徐傳武 .李賀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年10月版 :第55-61頁 .
2、
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87-289頁 .

鑒賞

【其一】
這是一首描摹南園景色、慨嘆春暮花落的小詩。前兩句寫花開。春回大地,南園百花競放,艷麗多姿。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瞭園內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剛勁,一者柔婉,參差錯落,姿態萬千。李賀寫詩構思精巧,包孕密致,於此可見一斑。次句“小白長紅”寫花的顏色,意思是紅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產生的聯想,把嬌艷的鮮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頰,賦予物以某種人的素質,從而顯得格外精神。
後兩句寫花落。日中花開,眼前一片姹紫嫣紅,真是美不勝收。可是好景不長,到瞭“日暮”,百花凋零,落紅滿地。“可憐”二字表達瞭詩人無限惋惜的深情。是惜花、惜春,也是自傷自悼。李賀當時不過二十來歲,正是年青有為的時期,卻不為當局所重用,猶如花盛開時無人欣賞。想到紅顏難久,容華易謝,不免悲從中來。“落花不再春”,待到花殘人老,就再也無法恢復舊日的容顏和生氣。末句用擬人的手法寫花落時身不由已的狀態。“嫁與春風不用媒”,委身於春風,不須媒人作合,沒有任何阻攔,好像兩廂情願。其實,花何嘗願意離開本枝,隨風飄零,隻為盛時已過,無力撐持,春風過處,便不由自主地墜落下來。這句的“嫁”字與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發顯得悲苦酸辛。當時盛開,顏色鮮麗,宛如西施故鄉的美女。而今“出嫁”,已是花殘“人老”,非復當時容顏,撫今憶昔,倍增悵惘。結句婉曲深沉,制造瞭濃烈的悲劇氣氛。這首七言絕句,以賦筆為主,兼用比興手法,清新委婉,風格別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其四】
此詩表達瞭詩人欲棄文從武、為國效力的抱負。首句寫年齡,抒發瞭懷才不遇、英年遭棄的憤懣情懷。次句極寫詩人困苦的處境,為下文棄筆從戎的描寫作必要的鋪墊。後兩句表明詩人對前途並沒有絕望,祈願能以投筆從戎的方式得到重用,而有一番作為,為國效力。全詩辭意顯豁,情懷激越,代表瞭李賀詩風激壯豪邁的一面。
【其五】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傢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瞭。
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傢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麼豪邁!“收復關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傢。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力,它不隻構成瞭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瞭反詰的語氣,增強瞭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傢邦。“何不”雲雲,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鬱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瞭,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於無奈。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瞭詩人急切的救國心願。然而“收取關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瞭收復關山的大業,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瞭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鬱。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瞭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回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 在詩歌的節奏裡,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
李賀《南園十三首》組詩,多就園內外景物諷詠,以寫其生活與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見發端,卻憑空寄慨,於豪情中見憤然之意。蓋隻是同時所作,拉雜匯編,不能以題目限的。
【其六】
慨嘆讀書無用、懷才見棄,是這首絕句的命意所在。
詩的前兩句描述艱苦的書齋生活,其中隱隱地流露出怨艾之情。首句說我的青春年華就消磨在這尋章摘句的雕蟲小技上瞭。此句詩意,好像有點自卑自賤,頗耐人尋繹。李賀向以文才自負,曾把自己比作“漢劍”,“自言漢劍當飛去”(《出城寄權璩楊敬之》),抱負遠大。可是,現實無情,使他處於“天荒地老無人識”(《致酒行》)的境地。“雕蟲”之詞出於李賀筆下,顯然是憤激之辭。句中的“老”字用作動詞,有終老紙筆之間的意思,包含著無限的辛酸。
次句用白描手法顯現自己刻苦讀書、發奮寫作的情狀:一彎殘月,低映簷前,抬頭望去,象是當簾掛著的玉弓;天將破曉,而自己還在孜孜不倦地琢句謀篇。這裡,詩人慘淡苦吟的精神和他那隻有殘月作伴的落寞悲涼的處境形成鮮明的比照,暗示性很強。
讀書為何無用?有才學為何不能見用於世?三、四句遒勁悲愴,把個人遭遇和國傢命運聯系起來,揭示瞭造成內心痛苦的社會根源,表達瞭鬱積已久的憂憤情懷。“遼海”指東北邊境,即唐河北道屬地。從元和四年(809)到元和七年,這一帶割據勢力先後發生兵變,全然無視朝廷的政令。唐憲宗曾多次派兵討伐,屢戰屢敗,弄得天下疲憊,而藩鎮割據的局面依然如故。國傢多難,民不聊生,這是詩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由於戰亂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輕視儒生,以致斯文淪落,這是詩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二。末句的“文章”指代文士,實即作者自己。“哭秋風”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傷時事、哀悼窮途的文士之悲。此與屈原的“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九章·悲回風》)頗有相似之處。時暗君昏則文章不顯,這正是屈原之所以“悲回風”(按:“回風”即秋風)、李賀之所以“哭秋風”的真正原因。
這首詩比較含蓄深沉,在表現方法上也顯得靈活多變。首句敘事兼言情,滿腹牢騷通過一個“老”字傾吐出來,煉字的功夫極深。次句寫景,亦即敘事、言情,它與首句相照應,活畫出詩人勤奮的書齋生活和苦悶的內心世界。“玉弓”一詞,暗點兵象,為“遼海”二句伏線,牽絲帶筆,曲曲相關,見出文心之細。第三句隻點明時間和地點,不言事(戰事)而事自明,頗具含蓄之致。三、四兩句若即若離,似斷實續,結構得非常精巧;詩人用隱晦曲折的手法揭示瞭造成斯文淪落的社會根源,從而深化瞭主題,加強瞭詩歌的感染力量。
【其七】
這是一首述懷之作。前兩句寫古人,暗示前車可鑒;後兩句寫自己,宣稱要棄文習武,易轍而行。
首句描述司馬相如窮愁潦倒的境況。這位大辭賦傢才氣縱橫,早年因景帝“不好辭賦”,長期沉淪下僚,後依梁孝王,廁身門下,過著閑散無聊的生活。梁孝王死後,他回到故鄉成都,傢徒四壁,窮窘不堪。(見《漢書·司馬相如傳》)“空舍”,正是這種情況的寫照。李賀以司馬相如自況,出於自負,更出於自悲。次句寫東方朔。這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他見世道險惡,在宮廷中,常以開玩笑的形式進行諷諫,以避免直言悖上。結果漢武帝隻把他當作俳優看待,而在政治上不予信任。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詼諧取容,怵惕終生,東方朔的遭遇是斯文淪喪的又一個例證。詩人回顧歷史,瞻望前程,不免感到茫然。
三、四句直接披露懷抱,借用春秋越國范蠡學劍的事跡,表示要棄文習武。既然歷來斯文淪喪,學文無用,倒不如買柄利劍去訪求名師,學習武藝,或許還能有一番作為。詩人表面顯得很冷靜,覺得還有路可走,其實這是他在屢受挫折,看透瞭險惡世道之後發出的哀嘆。李賀的政治理想並不在於兵戈治國,而是禮樂興邦。棄文習武的違心之言,隻不過是反映理想幻滅時痛苦而絕望的反常心理。
這首詩,把自己和前人揉合在一起,把歷史和現實揉合在一起,把論世和述懷揉合在一起,結構新奇巧妙。詩歌多處用典。或引用古人古事據以論世,或引用神話傳說借以述懷。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四句一氣呵成,語意連貫,所用的典故都以各自顯現的形象融入整個畫面之中,無今無古,無我無他,顯得渾化蘊藉,使人有諷詠不盡之意。
【其八】
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采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其十】
李賀曾得到韓愈的推重和相助,但仍不得志。這首詩反映瞭他的抑鬱心情,無心苦吟,打算寫字消遣,年老時做一個漁翁瞭事。
【其十三】
這是一首詩,也是一幅畫。詩人以詩作畫,采用移步換形的方法,就像繪制動畫片那樣,描繪出南園一帶從早到晚的水色山光,旖旎動人。
首二句寫晨景。夜霧逐漸消散,一條蜿蜒於綠樹叢中的羊腸小道隨著天色轉明而豁然開朗。路邊的蒙茸細草沾滿瞭露水,濕漉漉的,分外蒼翠可愛。詩歌開頭從林間小路落筆,然後由此及彼,依次點染。顯然,它展示的是詩人清晨出遊時觀察所得的印象。
三、四句寫白晝的景色。詩人由幽靜、逼仄的林間小道來到空曠的溪水旁邊。這時風和日暖,晨露已晞,柳絮紛紛揚揚,飄落在溪邊的淺灘上,白花花的一片,像是鋪瞭一層雪。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詩人沿途所見多是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田園。到瞭這裡,眼前忽地出現一片銀白色,不禁大為驚奇。驚定之後,也就盡情欣賞起這似雪非雪的奇異景象來。
詩人在詩中著意刻畫瞭田園生活的安逸,流露出濃厚的歸隱情緒,表現瞭詩人對仕途的失望、無奈之感。
參考資料:
1、
馮浩非 徐傳武 .李賀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年10月版 :第55-61頁 .
2、
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87-289頁 .
3、
朱世英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1008-1013頁 .
網友評論

條評論

黃港渠  特殊功能  鈣調素  木樹  官方論壇  紅花朵  春柳橋  榭雨苑南  一個人看電  蚰蜒  應變  曉岐旗  嘴路雙陽路  買書  寶通鎳業  伽藍菜屬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