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學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勤政樓西老柳

勤政樓西老柳

作者:白居易

原文: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譯文

風中一棵枝幹半枯的大樹,馬上一個多情看樹的老人。
開元年間栽種的一個弱柳,如今已是長慶二年的早春。

註釋

⑴勤政樓:在長安興慶宮西南,始建於開元八年(720),元和十四年(819)重修。
⑵臨風: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
⑶駐馬。唐朱慶餘《過舊宅》詩:“榮華事歇皆如此,立馬踟躕到日斜。”
⑷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年至741年。
⑸長慶二年:公元822年。
參考資料:
1、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533-534

賞析

勤政樓西的一株柳樹,是唐玄宗開元年間(註:開元年間為713年-741年)所種,至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已在百齡上下,當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以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詩人自然會愴然動懷。東晉桓溫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種的柳樹都已經有十圍那麼粗瞭,曾感慨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對樹傷情,自古以來就是這樣。難怪詩人要良久立馬,凝望出神瞭。樹“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樹在詩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棄疾就曾寫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這樣情趣盎然的詞句。白居易看到這株臨風老柳就好像是出於同病相憐,為瞭牽挽他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擺弄它那多情的長條。
詩的開始兩句,把讀者帶到瞭一個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樹就是詩人,詩人就是樹,既可以說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說半朽之樹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歸根到底都是詩人的自畫像,“樹”和“人”都是詩人自指。這兩句情景交融,彼此補充,相互滲透。寥寥十字,韻味悠長。
如果說,前兩句用優美的畫筆,那麼,後兩句則是用純粹的史筆,作為前兩句的補筆,不僅補敘瞭柳樹的年齡和詩人自己的歲數,更重要的是,把百年歷史變遷、自然變化和人世滄桑隱含在內,這是詩人的大手筆。它像畫上的題款出現在畫卷的一端那樣,使這樣一幅充滿感情而又具有紀念意義的生活小照,顯得格外新穎別致。

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重修勤政樓。此詩作於重修勤政樓的第三年。勤政樓西的一株柳樹,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所種,至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已在百齡上下,其時白居易已五十一歲。以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愴然動懷,因作此詩。
參考資料:
1、
陳志明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04-905

熱門推薦
網友評論

條評論

燈芯絨  讓愛綻放  阿裡  棵樹  大爭之世  竹城  電磁灶  朋友的愛  天方  那也  欲罷還休  同名端  義聖宮  怪屍案  韋有斌  贛榆 

注: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希望建立合作關系。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我們|74U.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